圓山站長宿舍
台北圓山站長宿舍歷史、看點、周遭景點與拍攝建議
熱鬧繁忙的捷運圓山站旁,矗立著一棟嶄新的「老」日式宿舍。在周遭高聳的現代建築下,這棟老樹環繞、曾見證台北鐵道歷史的木造小屋顯得鬧中取靜,低調又怡然自得,彷彿有著自己的結界。但其實它曾長時間荒廢,更曾經差點被拆除,但最終絕地重生。這裡就是淡水線鐵道圓山站的站長宿舍。
目錄
Toggle圓山驛站長宿舍歷史
1901年淡水線鐵道開闢時,沿線設立許多車站,其中也包含了圓山驛。而供站務人員居住的宿舍,也與車站建築一起完工,其中也包含今日所見的站長宿舍。後來隨著淡水線廢止,鐵道與車站建築拆除,使得包含站長宿舍的建築群,成為圓山火車站僅存的相關設施。
2009年台北市政府籌辦花博時,本打算徵收土地並拆除這些鐵道宿舍。後來在當地住民陳情,以及考慮其歷史意義後,決定只保留這一棟站長宿舍,其餘全數拆除。其實我以前經過圓山站時,也曾注意到這棟老屋。但它當時狀態極糟,猶如風中殘燭,當下只覺得是一棟荒廢的房子,完全沒想到是超過百年的站長宿舍。所幸後來在全面重修後再生,目前是一間委外經營的關東煮店。
延伸閱讀:淡水線鐵道唯一留存的百年車站
圓山驛站長宿舍看點
圓山驛站長宿舍的規模不大,以下我分成外觀與室內格局來介紹:
外觀
圓山驛站長宿舍外觀是蠻典型的日式宿舍。屋頂為切妻屋根及寄棟屋根兩種形式的組合。屋身則為雨淋板形式,比較特別的是屋敷開有一扇凸窗。
圓山站長宿舍外觀的另一看點,就是地下基礎的磚拱構造。由於日治時期的淡水線鐵道,在圓山段的兩側有較顯著的地勢落差,因此近鄰鐵道的圓山驛站長宿舍便興建了深達131公分的磚拱地基,相較於一般台灣日式宿舍地基的50公分高了不少。
室內格局
最早的站長宿舍的規模,其實較今日所見的來得小,只有滿足基本生活需要如寢室、廚房、廁所等空間。經過後期增建座敷、床之間、凸窗、台所等,才形成今日的規模。擴建後的站長宿舍呈現日式住宅的基本格局。整體坐北朝南,有前後院。出入口位於宿舍南側,北側則是通往後院的緣側。不過今日圓山驛站長宿舍的動線則相反,是由過去的後院的緣側進入,過去的入口與玄關則不開放進出。
從緣側進入後的空間是次間,現在是作為吧台和食物準備台,過去的玄關、茶之間和台所則是工作區域,無法參觀。房間和座敷現在則是用餐空間。
圓山站長宿舍拍攝建議
圓山站長宿舍規模很小,但其實所在的場域前後縱深還算深。因此推薦在圓山站長宿舍前方的圓山捷運站一側,使用如Nikon Z 70-200 f/2.8 S或者Nikon Z 24-70 f/2.8 S(約是iPhone的1x~3x)這樣中長焦鏡來拍攝帶有壓縮感的環境照。室內環境因為空間狹小,則推薦使用Nikon Z 14-30 f/4 S (約是iPhone的0.5x~1x)的廣角鏡來拍攝。
本文拍攝器材:Nikon Z8|Nikon Z 14-30 f/4 S|Nikon Z 24-70 f/2.8 S|Nikon Z 70-200 f/2.8 S
圓山站長宿舍造訪後的感想
也許因為原本的建築物狀態太糟糕,現在看到的圓山站長宿舍幾乎是整個砍掉重練,快要是新建的狀態,還可以看到天花板通風口後,有著現代的空調設備,感受不太到老建築古樸的味道。加上現在是關東煮店,要消費才能入內(至少我是這樣猜測)。所以我會覺得如果剛好在圓山一帶再來順訪就可以,不必專程到訪。但以保留歷史空間的角度來看,雖然感覺沒能修舊如舊,但至少比沒保留下來,拆掉改建大樓來得好吧!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