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WD My Passport Wireless SSD My Cloud Home DuoSanDisk Extreme SD 卡 開箱使用心得

為專業旅行攝影師,在影像儲存方面最大的煩惱,就是如何確保影像資料的安全,以及如何能隨時隨地存取需要的資料。 這篇文章中,我先說明我目前的資料儲存環境以及需要改善的地方,再講述我如何以SanDisk的Extreme SDXC 記憶卡、Western Digital的My Passport Wireless SSD與My Cloud Home Duo來解決這方面的煩惱,進而建立起我心目中的完美資料儲存環境,最後再以實際工作上運用的心得作為結尾。

過去的儲存環境與缺點

我過去的儲存環境與方法其實很基本,就是把裝有我所有照片與影片的四顆隨身硬碟都帶著出門。以我時常移動的工作型態來說,這樣除了讓行李沈重之外,風險也非常高,有時候攝影包受到比較大的碰撞,心裡就會開始擔心硬碟會不會壞掉、資料是不是毀損了。特別是人在異地,就算想花錢也沒辦法送資料救援中心,所以在這方面一直有很大的心理壓力。而且一次帶著這麼多硬碟,過海關和安檢時常遇到問題。我曾經在挪威奧斯陸和土耳其伊斯坦堡的安檢被攔下,整個攝影包的器材都被拿出來檢查,最後才知道原來他們有疑慮的是這些硬碟......

而這個做法的另一個缺點就是無論旅行天數長短,只要我需要把資料備份到這些硬碟上,就必須要帶筆電出門。如果是長達數月以上的旅行當然筆電是為了工作必帶的,但如果只是數天到一兩週的短期旅行,我需要的只是把資料備份到硬碟上,卻還要特別帶上筆電,不免殺雞卻用了牛刀。更何況有的時候,環境也不允許帶筆電,特別重量錙銖必較的長天數登山縱走,或者像去尼泊爾聖母峰基地營EBC前飛往Lukla的小飛機行李只能帶10公斤,光筆電就佔了兩公斤,相當不划算。

因此我覺得改善目前儲存環境的方法,必須具備以下幾點特色:

  1. 不必透過筆電也能備份資料到硬碟
  2. 比傳統硬碟相對堅固,損失資料風險低
  3. 比傳統硬碟體積小、重量輕
  4. 需要能夠異地存取資料,消除同時攜帶多顆硬碟的不便與風險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建立理想中的儲存環境

在Western Digital的協助下,我以SanDisk Extreme SDXC 記憶卡、Western Digital My Passport Wireless SSD與My Cloud Home Duo架構出了我心中旅行攝影師理想的儲存環境,涵蓋了相機內、拍攝地與雲端的各式儲存需求,讓各種裝置各司其職,形成全面、安全且便利的資料儲存環境。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相機內的儲存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首先從儲存的第一線 -相機內的記憶卡開始談起。SanDisk是攝影業界最受信賴的品牌,是儲存裝置的首選,我個人也是SanDisk的長期使用者。從單眼到運動攝影機我都選擇使用SanDisk,原因無他,就是因為我的照片與影片從來沒有在SanDisk的卡上毀損過。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器材的信賴感是相當重要的,這讓攝影師在拍攝時能夠心無旁騖地專注創作高品質的作品。SanDisk Extreme SDXC/SDHC UHS-1記憶卡在速度上達到寫入60MB/s,讀取90MB/s,這讓拍攝當下不會因為要等待卡片寫入照片、影片而錯失關鍵畫面,也能大幅降低將卡片上的資料傳輸到硬碟的時間。這點在現在單眼相機RAW檔大小動輒30~60MB、影片多能拍攝到4K的情況下,顯得格外重要。

此外這款記憶卡也有針對極端環境的耐候設計,有著耐高溫酷寒、防水防X光的特性。現在到冰島追極光、沙漠騎駱駝已經不是什麼難事,有可以應付這些環境的記憶卡來保存珍貴畫面是相當重要的。

 


更多關於這張記憶卡的詳細資訊可以參考SanDisk的網站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我是長期的SanDisk使用者,累積了各款式與容量的記憶卡。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好的儲存環境從記憶卡開始做起。有雙卡槽的相機甚至可以拍攝時就直接備份。

拍攝現場的備份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但有了更好的記憶卡,還是不能完全解決我上述儲存環境的困境。而在拍攝現場當下的備份,就必須借助Western Digital的My Passport Wireless SSD來達成。過去我在較長天數的登山行程總是因為無法攜帶筆電備份影像而煩惱,加上11月又將前往尼泊爾的聖母峰基地營進行為期16天的健行與拍攝,讓這個問題更顯迫切。因此幾個月前在COMPUTEX看到這款My Passport Wireless SSD時便相當的感興趣。原因是它的幾項功能對我的幫助相當大,列舉幾點如下:

  • 不需要電腦便可以一鍵備份。不但減輕行李重量,更解決我長天數登山健行的備份問題。
  • SSD固態硬碟速度快(在使用 USB 3.0 連接埠將檔案移入或移出 PC 或 Mac 電腦時,讀取可達390MB/s)且耐碰撞 ,資料安全性高。
  • 直接透過手機以無線方式檢視、管理跟分享硬碟上的檔案。
  • 可以透過內建的USB 2.0連接埠連接外接硬碟,增加容量,拍攝上更無後顧之憂。
  • 內建6700mAh電池,可以當成行動電源幫手機、運動相機等裝置充電,在野外等充電不易的地方更用電無虞。
  • 透過手機或平板上的Lightroom Mobile可以直接編輯原始檔(RAW),一定程度的加快工作流程。

因此透過My Passport Wireless SSD就可以解決之前提到的缺點的1-3項。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Passport Wireless SSD產品盒裝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Passport Wireless的電源、連接埠與單鍵複製按鈕。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盒裝內容物一覽。

也許有些人會有疑問。為什麼在拍攝現場的備份如此重要,難道不能全部都先存在記憶卡裡,等旅程結束回到家時,再一次傳輸到硬碟上不就好了嗎? 這樣做當然可以,只是風險很高。以空拍機來舉例,我的朋友上個月在印尼拍攝婆羅摩火山與雲海,拍攝結束後,隔了一天要備份空拍機記憶卡上的資料時,卻發現記憶卡上檔案損毀,上面許多珍貴的畫面都無法讀取。如果那時他能夠用My Passport Wireless SSD備份和檢視檔案的話,即便那張記憶卡當時就損毀了,也能夠換張卡再次升空補拍,而不是已經離開山區後,在飯店裡的電腦前扼腕。加上空拍機只要每次升空都有飛不回來的風險,因此在每次落地後到下次起飛前能夠立刻備份拍攝的照片影片更是至為關鍵。另一個朋友的空拍機上個月才在義大利的山區飛不見了,即使保險有理賠空拍機的損失,但機上記憶卡內珍貴的畫面卻再也找不回來。

因此我很重視在拍攝現場的影像資料檢視與備份,事實上,這也是許多人容易忽略的一個環節。

 


更多關於My Passport Wireless SSD的詳細資料,請參考此網頁


 

備份資料的最終歸宿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銀白設計的My Cloud Home Duo有如典雅的傢俱。可以毫不違和地融入家中擺設。

 

那該如何解決第4項必須攜帶多顆隨身硬碟的問題呢? 我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使用個人雲端儲存裝置,因為這樣就可以在異地透過網路存取和備份檔案,也就不必帶一堆硬碟出門。其實我以前有使用過一般的雲端備份服務,但除了必須繳交月租費、容量有限制外,最大的不方便還是這類服務本身都會限速,無法使用當下網路容許的最高速度備份。在緩慢的網速限制下通常我昨天拍攝的檔案還沒備份完,今天又有新拍攝完的檔案要備份了。這樣的惡性循環之下我還是走回了把所有硬碟帶在身上、雞蛋都在同一個籃子裡的老方法。但現在有了My Cloud Home Duo這樣的個人雲端儲存裝置,除了可以充分利用當下網路環境的最高速度外,備份的自由度也高出許多。人在外地時,如果有接到案子需要用到以前的檔案,也可以立刻透過網路從My Cloud Home Duo下載下來進行工作,免去我攜帶多顆硬碟所衍生的問題與風險。

這款My Cloud Home個人雲端儲存裝置安裝也十分簡易,基本上只要插上電源和網路線,到My Cloud Home的網站完成註冊登錄就可以開始使用了,完全不需要懂任何複雜的技術知識。My Cloud Home有分兩種版本,我個人建議選Duo雙碟版,它預設是進行Raid 1備份,也就是其中一顆硬碟當作儲存用,然後鏡射備份到另一顆。這樣如果其中一顆毀損了,還是可以回復資料,等於除了異地備份之外,又再加上一層保障。 同時也像一般的雲端服務一樣,能夠設定同步資料夾進行自動備份,省去很多麻煩。

 


更多關於My Cloud Home Duo的詳細資訊請參考這個網頁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Cloud Home Duo本體。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Cloud Home Duo產品盒裝。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Cloud Home Duo背面連接埠一覽。除了電源與網路孔外,還有兩個USB3.0連接埠,可以直接連接硬碟透過App或網路介面進行檔案傳輸。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盒裝內容物一覽。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Cloud Home Duo與My Passport SSD有相似的設計語言。

實測與心得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在實際測試這些產品建立起的儲存環境之前,我先稍微總結一下各個裝置在這個環境裡的作用:

  1. 儲存的第一線: 使用值得信賴的SanDisk Extreme SDXC UHS-1 記憶卡
  2. 在拍攝地:將記憶卡的資料備份到My Passport Wireless SSD。此時就可以用手機或平板進行檢視、管理甚至初步編輯。
  3. 拍攝結束回到住宿點:直接在My Passport Wireless SSD上編輯或輸出到My Passport SSD等一般隨身硬碟後再進行編輯
  4. 編輯完成後:把原檔及編輯後的成品透過網路都備份到My Cloud Home Duo

建立起這樣的儲存環境後我也把它融入我實際的工作流程中,測試期間的拍攝工作雖然不是長天數的國外拍攝行程,但也讓我體會到這樣儲存環境的操作便利性。之後去尼泊爾等地拍攝時,如果有新的心得,我再補充到這篇文章中。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我這次在前往拍攝點的過程中有拍攝Vlog來紀錄過程。為求影片視角上的變化,使用了不同相機來錄製影片,包含手機、運動攝影機、空拍機以及單眼來錄製。我拍攝到了一個段落後,就把這些裝置上的照片與影片都備份到My Passport Wireless SSD上,也利用它幫運動攝影機和手機等裝置充電。記憶卡傳輸的方式非常簡單,記憶卡插入讀卡機後按一下備份鍵後,原本的電量指示燈此時就會變成進度指示燈,等到四個燈全亮後就表示備份已經完成。這時候我再把第二張卡放進去備份,同時也利用手機的大螢幕,以無線方式來檢視剛剛第一張卡的照片與影片,看看有沒有沒拍好或是需要補拍的地方。整個過程的簡易與快速讓我相當驚艷,因為通常我第一張卡的內容還沒檢視完,第二張卡就又已經備份完成了。連空拍機的4k影片都可以無線順暢播放,令我印象十分深刻。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放入高速記憶卡。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按一下備份鍵。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此時燈號會顯示傳輸進度。

記憶卡都備份完之後,手機上的照片影片備份也是一樣簡單快速。就像一般分享檔案的過程一樣,先選好要傳輸的檔案再按分享,選擇My Passport Wireless SSD的APP「WD My Cloud」並選擇儲存位置後,就可以立刻開始傳送檔案。這時會看到檔案傳輸列表和相對應的進度條,一切都一目了然。而且速度也相當快速,我覺得和Airdrop差不多快。檔案的回播也一樣順暢。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Passport Wireless SSD有內建電源可以幫手機和運動攝影機等裝置充電。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搭配手機APP,檔案傳輸進度一目了然。

等到正式拍攝完全結束後,離開拍攝點前,我會再把所有裝置的記憶卡備份一次。My Passport Wireless SSD有很聰明的機制,不會重複備份已經在硬碟上的檔案,只會備份新檔案。在歸途上,我再用手機連線到My Passport Wireless SSD對這天的照片與影片進行檢視和篩選。如果有看到合適的照片,我也會用Lightroom Mobile進行編輯後發布到Instagram的限時動態,先勾起觀眾對這次拍攝乃至於正式作品的興趣。回到家後,因為每個裝置記憶卡的影像資料都已經彙整在My Passport Wireless SSD上且經過篩選了,這時只要把My Passport Wireless SSD連上電腦,就可以直接進行編輯和充電。編輯完成後,我就點開My Cloud Home Duo的資料夾,把最終成品與原始檔一併拖曳過去,展開備份。一切就像操作本機上的硬碟一樣自然輕鬆。

打造旅行攝影師的完美儲存環境 by 旅行攝影張威廉 Wilhelm Chang
My Cloud Home Duo的網路介面就像一般電腦一樣。

 

整個儲存環境在我幾次工作的實際操作下,我覺得無論是它帶來的便利性、節省下的時間和操作上的簡易度都讓我相當震撼。首先整個儲存環境的建立是無痛的過程,完全不需要任何艱深的知識。而在拍攝當下的備份過程也是非常直覺且流暢,完全沒有遇到任何問題與困難。整個新的儲存環境就無縫接軌得融入我的工作流程中。我原本預期同時使用這麼多新裝置必定會有其學習曲線,要一陣子才能慢慢融入我的日常工作流程中。沒想到它們都是可以直接發揮功效的即戰力,立即達成我的需求,也起到顯著的幫助,誠心推薦給有類似需要的人!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