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遊台中歷史建築
台中老建築歷史、看點與拍攝建議
我雖去過台中數次,但多是短暫停留,沒有好好細看。不過隱約知道這座城市有些美麗的角落,值得深掘。春季時因為拍攝案,在台中停留了兩天,利用空檔拍攝了一些台中的歷史建築。驚艷之餘,也發現未來還有許多需要拍攝的地方。
目錄
Toggle台中歷史
台中一名其實始於日治時期,事實上,台中也是在這時期才開始有現代城市的雛形。尤其在1900年,市區改正政策實施後,市中心呈現整齊的棋盤式格局。加上整治後的綠川、柳川,已是一座宜居的現代城市。
台中景點
也因此台中其實留下不少日治時期的古蹟與歷史建築,光是舊台中火車站周邊就聚集不少。我這次亦是由舊台中火車站出發,沿著台灣大道,造訪了位在綠川與柳川之間的許多歷史建築。包含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宮原眼科、全安堂、台中州立圖書館、台中市役所、新富町市場與台中刑務所演武場等等。
彰化銀行總行
原為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本店,建於1936年,外觀有著希臘羅馬式的立柱,風格沈穩壯觀,是一鋼筋混擬土與磚混造之建築。彰化銀行創立於1905年,時稱株式會社彰化銀行,是日治時期最早由台灣人自行籌資設立的銀行。原本總行是設於彰化,但後因台中快速發展,取代了彰化,才於1910年將總行到今址,並使用前年購入的台中共立學校校舍為出張所,後於1936年新建目前所見的本店建築。戰後該行改組為彰化商業銀行,並沿用其本店建築做為總行至今。二樓有該行行史館,可預約參觀,之後來台中時再去造訪。
宮原眼科
宮原眼科原是東京帝國大學眼科博士宮原武雄於1927年所建,是當時台中州最大的眼科診所。戰後則因為是日產而被政府沒入,作為臺中市衛生院所用。1956年後,此建物幾經轉手,更在921大地震、卡玫基颱風中受創嚴重。2010年才在企業收購下,保留外牆、騎樓與宮原眼科之名,並全面重建內部,在2012年以甜品商店與餐廳開幕至今。
舊台中火車站
台中火車站總共經過三代的演進。第一代車站建於1905年,為日式的木造和瓦建築,但目前第一代車站只剩事務室尚存。現在的舊台中火車站則是第二代站體,於1917年落成,是歐風的後文藝復興式建築。車站主體採用紅磚建造,屋頂則是木構石板瓦。
戰後因為客運量的增加,車站的右翼以原樣式、材質進行了仿造擴建。不過舊台中車站在九二一大地中受到嚴重損害,最後再經過六年的整修,以及鋼料的結構補強下,才於2005整修完畢。2016年隨著鐵路高架化、第三代的台中車站完工啟用,舊台中車站才卸下火車站的角色,變成目前的鐵道文化園區。
綠川
綠川原名新盛川,是流經台中市中心的四條河川之一,在1903年因市區改正政策而進行河道整治,1912年時任台灣總督的佐久間左馬太來到台中參加台中神社鎮座祭。他在巡視新盛川時,因河岸青綠而改其名為綠川。其上的橋樑有些有頗具特色,如宮原眼科前的中山綠橋,與東協廣場旁的櫻橋。綠川在2016年又再經改造,成為一個現代又美觀的親水空間。
台灣太陽餅博物館
原為全安堂,建於1905年,為日治時期台中富商盧安所開設的藥舖,專營進口藥品與民生用品。這棟紅磚牆白飾帶的辰野式樣建築,除了有和式洋風外,也融合了閩南式的穿堂。2014年後成為台灣太陽餅博物館。
合作金庫台中分行
原為台中州立圖書館,完工於1929年。但在前一年,這裡發生了台中不敬事件。當時在台的朝鮮人趙明河,以短刀行刺來台訪問的日本皇族久邇宮邦彥王未遂。今日在此路口立有解說牌紀錄此事件。戰後此處仍作為圖書館使用,但改制為台灣省立台中圖書館。1972年省中圖遷館後,此建物便售予合作金庫,並使用至今。
台中市役所
台中市役所建成於1911年,相當於日治時期的台中市政府,是一仿巴洛克式建築,與台中州廳隔街對望。戰後曾為不同機關團體使用,現為餐廳與藝文空間。
第二市場
原為新富町市場,開設於1917年,是日治時期台中的八個市場之一。建築呈現三翼放射的人字形結構,三翼交會處則為一六角樓,與第一市場(今址為東協廣場)是同樣的形式。第二市場當時主要是販售品質與售價都較高的商品,主要服務客群是當時新富町的日本人,因此又有『日本人市場』的別名。
第二市場今日仍作為市場使用,但販售的商品已大不相同。六角樓的二樓可以參觀,主要展示市場過去的歷史,與今日市場的特色。我造訪時,工作人員還熱心地替我講解。
寶雅台中中正門市
原華南銀行台中分行,我是在前往第二市場的路上,短暫停留中央書局時發現這棟建物的。它日治後期的折衷主義風格與興亞式塔樓,讓我聯想到台北車站旁邊的舊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今國家攝影中心)。但後來一查,才發現它是戰後初期所建的建物,是由華南銀行於1952年建成的台中分行,也算稍稍為戰後建築美學扳回一城(雖然沿用的還是日治時期的建築樣式…)。不過可惜的是,經過跟舊照片對比後,主立面的長條窗被改成整片式窗戶,一樓兩側的廊柱也消失,稍減了原建物線條的連續性與美感。
臺中地方法院舊宿舍群
原為臺中地方法院判任官官舍群,是1920年代左右所建,有許多日式木造建築,可惜目前保存狀態不佳。
台中刑務所演武場
台中刑務所演武場建於1937年,是給台中刑務所(後台中監獄)的獄官練武的場所,也是台中市目前僅存的日治時期武術道館。而除了折衷式的主建築外,周遭還有其他附屬建物,如木造的日式建築心行館。
同場加映
國道三號
在Instagram上看到的景點,特地跑到沙鹿拍攝。
台中歌劇院
位在七期重劃區、由日本建築師伊東豐雄設計的台中歌劇院。這次來台中可惜時間不夠,未能多加停留拍攝,只能留待下次了。
結語
當然短短兩天能夠踏足的點相當有限,有不少遺珠之憾。但在過去半年,我發現幾個台灣主要城市,對於歷史古蹟開始逐漸重視,展開了對舊建築的復原,過去的街廓也慢慢恢復。我對我們的社會在發展進程中,從只重視經濟的富足,到現在也重視文化、歷史記憶與城市美學的富足,由衷感到開心。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