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維也納景點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介紹與旅遊建議



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教堂,有著色彩繽紛的磁磚屋頂外,其高聳的哥德式南塔更是維也納天際線的主宰之一。這座將近820歲的古老教堂經歷過維也納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更見證了哈布斯堡皇朝乃至於奧地利的興衰。

 


維也納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參觀重點

  • 高聳的南塔以及從塔頂欣賞維也納市景
  • 彩色的磁磚馬賽克屋頂
  • 祭壇
  • 佈道壇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壯觀的內殿。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是維也納最重要的教堂,高聳的南塔是其特徵之一。

 

在十二世紀中葉時,維也納已經是德語文化圈中的重要城市,原有的教堂已經不能滿足當時的信仰需求,當局便開始興建這座敬獻給聖史蒂芬的大教堂。聖史蒂芬大教堂在西元1160年落成時其實是座羅馬式的教堂。其後經過數百年的增建與改建,才成為今日的羅馬、哥德式與巴洛克混合風格。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雄偉的立面與巨大的正門。

 

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南塔與北塔

巨大的南塔是聖史蒂芬大教堂最顯眼的特徵,這座高136公尺的哥德式高塔歷經65年興建,塔頂視野極佳,可以盡覽維也納市景。事實上也因為如此,南塔在歷史上兩次鄂圖曼土耳其人圍攻維也納時都曾作為瞭望塔與指揮中心。直到1955年,南塔都還作為夜間火災警戒塔,配有一名觀察員以及其生活的套房。今日的塔頂則開放給訪客登頂一覽市景,同時也販賣紀念品。不知紀念品店的工作人員是否也是每日攀爬343階樓梯上來上班。另一側的北塔本來也打算比照南塔的樣式與高度興建,但因為工程太過浩大而止於目前的高度。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南塔的特寫。圖中央安全網遮蓋處其實是通往塔頂的通道。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南塔頂的風景。可以看到霍夫堡皇宮雨國會大廈等名勝。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南塔頂的風景。中景的ㄇ 字型建築即是奧地利國家圖書館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南塔與屋頂上哈布斯堡皇朝的徽飾。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南塔的入口。其實不太顯眼,雖然上面的門牌相當直白的是史帝芬廣場1號。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教堂北側。前景的北塔本來要比照南塔興建,後來因耗資太鉅而止於現在的樣貌。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前景的石雕是Capistran講壇,背景則為北塔。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Capistran講壇特寫。這座講壇原本是教堂內的主佈道壇,講述的是西元1456年十字軍阻擋伊斯蘭軍隊入侵天主教歐洲的事件。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外有許多等待載觀光客的馬車。雖然添增了老歐洲的浪漫氛圍,但馬隻排泄物的臭氣似乎又將這個氛圍給打破。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羅馬式的北塔頂與塔底的觀光馬車。

 



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彩色屋頂

色彩斑斕的磁磚馬賽克屋頂則是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另一大特色。這個由二十三萬片磁磚鋪成的屋頂除了華麗之外,也極具歷史意義。南面屋頂上拼排出的是象徵哈布斯堡皇室的雙頭鷹徽,北側則是分別象徵奧地利共和國與維也納市的鷹徽,也算是記錄了奧地利的政體轉變。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屋頂在二戰空襲所引起的火災中付之一炬並倒塌,原本龐大的木架屋頂結構由於重建費用太鉅,而改用超過六百頓的鋼取代。而大教堂華麗的屋頂外牆,則在維也納居民踴躍的捐獻下完成重建。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彩色屋頂。左方是奧地利共和國的鷹徽,右側則是維也納市的鷹徽。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從南塔看向大教堂的屋頂與維也納市景。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南側屋頂的哈布斯堡皇朝鷹徽。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內殿屋頂特寫。



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內部

如其外觀,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內部也一樣雄偉震撼,主要的建築風格是以哥德式為基底再加以一些後期的巴洛克式裝飾。兩排巨大的支柱撐著令人歎為觀止的屋頂衍架,柱上則有許多聖人雕像,一路指向祭壇的描述聖史蒂芬故事的畫作。由於教堂的興建的歲月漫長,也因呈現了許多藝術觀念上的轉變。例如教堂內早期的歌德藝術品,由於是為了榮耀神權,因此都是匿名的創作。到了後期文藝復興時期,人性主義逐漸高漲,也因此此時期的藝術品常可以看到藝術家本人的形象以各種形式出現。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雄偉的內殿。屋頂的桁架是一大特色。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柱面的裝飾多為後期的巴洛克風格。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內殿整體是歌德與巴洛克式混合風格。

 

教堂內部在二戰時的轟炸與火災時也遭受到了損害,教堂兩側的彩繪玻璃於此時毀壞,因此除了祭壇後方的彩繪玻璃外,現在看到的都是相對平淡的馬賽克玻璃。但其實在當時為了因應轟炸,許多預防破壞的措施已被採用,例如能夠拆下的木作就拆下運往安全處保存,運不走的藝術品如佈道壇石雕等,則在周圍蓋起保護性的磚牆。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在二戰期間,如圖中木製神龕等可以移動的藝術品都另地保存,避免了毀滅的命運,然而後方的彩繪玻璃就沒有這麼幸運了。

 



造訪聖史蒂芬大教堂的建議

由於座落在維也納熱鬧的格拉本大街 (Graben) 旁,即便聖史蒂芬大教堂的部分外觀似乎長年都有鷹架架設進行維護,仍是許多旅人造訪維也納必訪的景點。因此除了在外面拍照之外,也推薦進入參觀和登塔飽覽維也納市區美景,特殊節慶期間,聖史蒂芬大教堂也會有相對的表演或展示,有意造訪者不妨多加注意。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從格拉本大街望向聖史蒂芬大教堂。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聖史蒂芬大教堂夜間的燈光表演。

 

維也納 聖史蒂芬大教堂 Stephansdom by Wilhelm Chang 張威廉
從巷弄中看史蒂芬大教堂也是值得考慮的拍攝方式。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