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拉耶佛 Sarajevo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年一個轉錯彎的失誤,竟猶如骨牌般地,造成世界大戰接連開打、老牌帝國紛紛瓦解,最終形塑了當今世界的樣貌。而一切的引爆點,就在這座城市一條不起眼的巷子裡。這段環環相扣的歷史,讓我自求學時期起,就對此城好奇不已,決定日後定要親自造訪。多年後,當我終於親自踏上它的街道,佈滿彈孔的建築映入眼簾時,便確信它會是令我印象深刻的城市。這裏就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首都塞拉耶佛 Sarajevo。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的歷史

雖然在中世紀以前,此區域就已在羅馬帝國、哥德人與斯拉夫人的統治下發展為聚落。但今日所見的塞拉耶佛,是在十五世紀,鄂圖曼帝國統治時建城。這時期的塞拉耶佛建設了如供水系統、清真寺、公共浴場、有頂市場等基礎設施,整座城市快速發展。許多基督徒也在此時期改信伊斯蘭教。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十六世紀時,在第二任總督格茲·胡色雷·貝格主政下,又陸續建設了今日舊城區所見的大部分建築,如塞拉耶佛最早的圖書館、伊斯蘭與蘇菲主義學校與薩哈特庫拉鐘樓(Sahat Kula)等。到了十六世紀中葉,賽拉耶佛已經發展成巴爾幹半島上,僅次於伊斯坦堡的第二大城,重要性可見一斑。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在1697年時被奧地利哈布斯堡的軍隊佔領,元氣大傷。後來雖然在回歸鄂圖曼帝國後展開重建,但已不復過往。1878年時,奧匈帝國佔領並實質統治了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下稱波赫),鄂圖曼帝國只剩名義上的主權。更在1908年將波赫直接併入奧匈帝國版圖。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在奧匈帝國的統治下,賽拉耶佛產生了巨大改變,開始快速西化與現代化,甚至比帝國首都維也納還早導入地面電車等新設施。然而許多民族主義者並不滿奧匈帝國的統治,於是在1914年6月28日刺殺了造訪塞拉耶佛的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與其妻子,直接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一戰時塞拉耶佛並未遭受太大破壞,並在戰後併入了南斯拉夫王國。但這時期的塞拉耶佛並沒有太多建設與發展。二戰時,塞拉耶佛在軸心國勢力的佔領與其後的盟軍轟炸中受損。二戰後塞拉耶佛成為南斯拉夫聯邦中,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社會主義共和國的首都。並在這時期開始快速發展,再次成為該區域的重鎮,更在1984年舉辦了冬季奧運。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1990年代,包含波赫的南斯拉夫聯邦的加盟國紛紛獨立。然而波士尼亞的塞爾維亞人拒絕加入新成立的國家,而是要建立自己的賽族共和國。於是在1992年三月,波赫戰爭爆發。塞拉耶佛遭受了現代戰爭史上時間最長的圍城戰。賽族共和國軍隊聯手南斯拉夫人民軍,自1992年4月5日起包圍塞拉耶佛,直到1996年2月29日才結束,共計1,425天。期間對城市造成了大規模的破壞,超過萬人喪生、五萬多人受傷,其中85%都是一般平民百姓。到了圍城末期,塞拉耶佛的人口僅剩戰前的64%。犯下了多起戰爭罪。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今日的塞拉耶佛雖已大致從波赫戰爭中恢復,並積極地發展中。但市區中仍多處可見當時迫擊砲留下的彈孔。事實上,我初到塞拉耶佛所見的第一個畫面,就是佈滿彈孔的火車站,讓我相當震撼。



塞拉耶佛的景點與造訪路線建議

塞拉耶佛的景點,主要分布在Ferhadija徒步區、舊市集巴什察爾希亞Bascarsija與米爾霍卡河Miljacka之間的長型區塊。我建議從Ferhadija徒步區西側起點的永恆之火Vječna vatra開始,沿著Ferhadija徒步區向東行。經過耶穌聖心大教堂,跨過東西文化交會線,走進舊市集巴什察爾希亞直抵市政廳。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Ferhadija徒步區。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舊市集巴什察爾希亞Bascarsija。

之後再沿著米爾霍卡河來到拉丁橋,轉進1914年奧匈帝國斐迪南大公遇刺、引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巷子。此後再轉西行,來到臨近耶穌聖心大教堂的東正教「聖母聖誕主教座堂」,便完成環形路線,結束行程。這其實也是大多徒步導覽的路線。以下我便大致以這個順序來介紹塞拉耶佛的景點。

永恆之火紀念碑

二戰時,塞拉耶佛先後由義軍與德軍控制。除了讓這座城市遭受盟軍轟炸外,也成為與南斯拉夫游擊隊的衝突戰場。塞拉耶佛最終在1945年4月6日從軸心國勢力中解放。永恆之火紀念碑Vječna vatra就是用以紀念二戰中,塞拉耶佛逝去的平民與士兵。紀念碑的碑文是以前南斯拉夫的國旗色藍、白、紅三色書寫。碑前的永恆之火則由1946年燃燒至今,是該城少數非一戰或波赫戰爭相關的景點。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紀念碑所在的建築原是飯店,現在則是政府機關。

塞拉耶佛玫瑰

距離永恆之火不遠,位在城市市場Gradska Tržnica斜前方的地面上,會看到這朵「塞拉耶佛玫瑰」,這是用以紀念塞拉耶佛圍城時逝去的市民。「玫瑰」本身其實是迫擊砲在混凝土上留下的爆炸痕跡,事後填上紅色樹脂而成。因為看起來神似玫瑰而得名。一個地方若出現塞拉耶佛玫瑰,就表示這裡曾有三位以上市民在圍城時喪生。而整個塞拉耶佛共約有200朵這樣的玫瑰。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城市市場後方的塞拉耶佛玫瑰。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城市市場。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耶穌聖心大教堂

耶穌聖心大教堂 The Sacred Heart Cathedral 是波赫最大的天主教堂,建於1889年,也稱為塞拉耶佛大教堂。建築整體為帶有羅馬復興元素的新哥德式,曾在圍城中受損,並在後來修復。耶穌聖心大教堂常被認為是塞拉耶佛的象徵,教堂的玫瑰窗就是塞拉耶佛州旗與州徽的元素之一。羅馬式的雙塔則是塞拉耶佛市旗與市徽的元素之一。(但我也有看到其他資料指出,市旗與市徽中看起來像「塔」的圖案,其實是代表城牆與城門。)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耶穌聖心大教堂與塞拉耶佛玫瑰。

東西文化相遇線

離開耶穌聖心大教堂繼續往東走,就會來到東西文化相遇線 Sarajevo Meeting of Cultures。此線以西就是奧匈帝國的歐式建築,以東就是鄂圖曼風格的建築。實際走過去後,也可以發現非常明顯的不同,相當有趣。也因為歷史上,塞拉耶佛曾先後被鄂圖曼與奧匈帝國統治。所以當我從西走向東時,還頗有時光倒流的感覺。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東西文化相遇線以東是鄂圖曼式的建築。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東西文化相遇線以西是奧匈帝國時期的西式建築。

格茲 胡色雷 貝格清真寺與博物館

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Gazi Husrev-beg Mosque是鄂圖曼區最重要的清真寺,建於1531年。清真寺是以鄂圖曼帝國派駐於波士尼亞的總督格茲·胡色雷·貝格命名(也譯作加齊·胡斯列夫・貝格)。他最為人知的功績,除了將鄂圖曼帝國的版圖再擴張至克羅埃西亞與匈牙利外,還有對塞拉耶佛的大力建設。塞拉耶佛許多重要建築都是他下令與資助建造,其中就包含了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以及同名的學院與博物館等機構。在塞拉耶佛圍城期間,格茲·胡色雷·貝格清真寺手到嚴重破壞,所幸在戰後得到修復,回到戰前的樣貌。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薩哈特庫拉鐘樓(Sahat Kula)。鐘上的數字是阿拉伯文的數字,相當特別。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格茲·胡色雷·貝格博物館。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格茲·胡色雷·貝格博物館。



格茲·胡色雷·貝格市場

這座有頂市場 Gazi Husrev-beg’s Bezistan 也是格茲·胡色雷·貝格擔任總督時的建設,推測建於1540年代。是由來自拉古薩(今日的杜布羅夫尼克)的匠師設計,是座長109公尺,可容納超過五十間店舖的有頂市場。市內市場在鄂圖曼時期主要是販售布料。一旁的廢墟,則原是商隊驛站Tašlihan。驛站與有頂市場是同時期建造,但毀於1879年的火災。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格茲·胡色雷·貝格市場內部。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市場外的驛站廢墟。

巴什察爾希亞市集

巴什察爾希亞市集 Baščaršija(也譯作巴斯卡爾森雅市場),是一座建於15世紀的市集,同時也是塞拉耶佛的歷史與文化中心。今日的巴什察爾希亞市集店舖林立,遊人如織,非常熱鬧。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市集的廣場上,有座極具代表性的建築「塞比利」Sebilj。這座木亭其實是建於1891年的公共噴泉,為往來的人群提供飲用水。過去塞拉耶佛曾有數百座這樣的公共噴泉,但今日只剩這一座,成為了塞拉耶佛的代表之一。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距離塞比利公共噴泉不遠的,則是銅匠街 Kazandžiluk,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街道之一。十六世紀上半葉,塞拉耶佛的金屬加工業開始發展時,這條街就逐漸聚集了銅匠開設的店舖。最早原為軍隊製作水壺,後來也開始製作托盤、咖啡壺等日常器皿。在高峰期時,這些銅匠可製作一百種品項。但今日的銅匠街則主要販售紀念品。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市政廳

華麗的塞拉耶佛市政廳 Vijećnica 建於1896年,為摩爾復興樣式 (Moorish revival),是奧匈帝國在塞拉耶佛最具代表性的建築。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在躲過第一次暗殺後,便依照行程繼續造訪市政廳並發表演說,並在返程時被暗殺。這棟建築持續作為市政廳直到1949年,之後便改作為國家與波赫大學圖書館。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圍城期間,整棟建築被摧毀。其典藏的珍貴書籍、文獻與手稿,約九成都付之一炬。建築直到2014年才重建完成,斥資約1300萬歐元。今日的市政廳除了是塞拉耶佛的市政府與市議會所在之處,也是國家紀念碑,並不時會舉辦各級政府的禮賓活動、音樂會與展覽。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我做行前研究時,發現許多中文遊記都沒進到市政廳內。於是便趁參加徒步導覽時,詢問嚮導內部是否值得購票進入參觀,沒想到他大力推薦。於是就在導覽結束後回來參觀,沒想到內部讓我大為驚艷,推薦一定要進入造訪。內部還有模擬當年審判的海牙國際法庭。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憎恨之屋

憎恨之屋「伊納特庫徹」Inat Kuca是一座鄂圖曼風格的民屋,隔著米里雅茨河 Miljacka 與塞拉耶佛市政廳對望。當年奧匈帝國開始統治波赫時,在塞拉耶佛大興土木,建造許多政府機構。然而準備興建市政廳的預定地上,卻已經有許多房舍。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今日憎恨之屋是一間波士尼亞傳統料理餐廳。

當時帝國政府決定買下這些房舍後再拆除,以便興建市政廳。但其中卻有一戶堅持不肯出售,因為年邁的屋主Benderlija,不願看到這間讓自己心安的房子被夷為平地。經過漫長的談判與脅迫後,Benderlija只能充滿憎恨地妥協。但他堅持帝國必須把他的房子,在對岸一磚一瓦地原樣重建回來,而憎恨之屋也因此得名。這間房子也被一些人認為代表了塞拉耶佛人共有的頑抗特質,以及波士尼亞的憎恨。

鄂圖曼式的房屋通常在二樓會有凸窗等外推結構,來欣賞屋外風景。我參加walking tour時,嚮導說奧匈帝國雖然幫Benderlija把房子原樣在對岸重建,但卻沒有幫他的房子轉向,讓凸窗繼續面向米里雅茨河。或許這也加深了Benderlija與這間房子憎恨吧。

皇帝清真寺

皇帝清真寺是塞拉耶佛最古老的清真寺,也是波赫歷史最悠久的清真寺之一。皇帝清真寺在塞拉耶佛於1462年建城後不久就開始建造,以紀念當時的鄂圖曼帝國蘇丹「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皇帝清真寺在1480年時,在匈牙利人的攻擊中嚴重受損,並在1565年時重建,形成今日所見的樣貌。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拉丁橋

拉丁橋 The Latin Bridge原是一座鄂圖曼時期所建的橋,由於通往天主教信徒居住的區域「拉丁人區」Latinluk而得名。拉丁橋在歷史上曾幾次重建,今日所見的是在1798年建造的石橋。而拉丁橋的北端,就是奧匈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遇刺,進而引發第一次世界大戰、改變世界的歷史現場。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1914年6月28日早晨,帝國皇儲斐迪南大公夫婦抵達塞拉耶佛後,車隊便沿著米里雅茨河北岸的道路,在民眾夾道歡迎下,往塞拉耶佛市政廳前進。然而人群中,其實暗藏了數個刺客。其中一人在10:10分時朝大公夫婦乘坐的車輛投擲炸彈,但炸彈從車輛收折的敞篷上彈開,掉落到地面,在緊接而來的下一輛車車底爆炸,造成多人受傷。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拉丁橋北側案發的巷子。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博物館的位置在1914年是餐館Moritz Schiller's Delicatessen

攻擊發生後,車隊加速前往市政廳。驚魂未定的斐迪南大公在鎮定下來後,完成了他預定的演說。並放棄接下來的原定行程,而是改為直接前往醫院探視稍早攻擊中的傷者。然而車隊的駕駛們並不知道行程有改,仍照原定路線行進。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當斐迪南大公的駕駛跟著前導車,右轉進拉丁橋北端的巷弄時,隨車的總督Potiorek立刻告知駕駛走錯路了。當駕駛因爲準備倒車,而停下車輛時,恰好站在一旁的刺客普林西普Princip旋即上前,近距離對斐迪南大公夫婦各開一槍,兩人隨後皆送醫不治。普林西普則當場被制服逮捕。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今日的人行道上,也標示出當年刺客普林西普與大公夫婦車輛的位置。分別是右下的腳印,以及左方四個金色長方形。可見當時距離之近。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斐迪南大公刺殺事件直接導致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而一戰又誘發了二次世界大戰。一系列彼此影響的歷史事件就此形塑了今日的世界。而拉丁橋就是見證這一切起點的歷史現場。一戰後,奧匈帝國瓦解,南斯拉夫獨立建國,拉丁橋也被改名為「普林西普橋」。一直到南斯拉夫戰爭後,該聯邦解體,才又改名回拉丁橋。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1917年拉丁橋北端本來立有一座紀念斐迪南大公夫婦的紀念碑,但在1919年被拆除。

聖母聖誕主教座堂

走進當年斐迪南大公車隊走錯的巷子,到底後左轉,不久就會來到距離耶穌聖心教堂不遠,屬於東正教的聖母聖誕主教座堂Saborna Crkva Rođenja Presvete Bogorodice。這座教堂建於1871年,打破了塞拉耶佛當時只有伊斯蘭大型代表性建物的狀況。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在過往,塞拉耶佛所有建物的高度都不能超過清真寺的宣禮塔,因此當聖母聖誕主教座堂高聳的鐘塔打破了這個規則時,引起了當地保守的穆斯林不滿,誓言要阻擋教堂的落成儀式。為此聖母聖誕主教座堂將儀式推遲了一年。隔年,在鄂圖曼軍隊超過千人的部隊與大砲保護下,有鄂圖曼政府高層與奧匈帝國大使出席的落成儀式順利完成。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舊城周遭的景點

上面提到的是屬於塞拉耶佛舊城區的景點,以下則是舊城區周遭的景點。如果時間比較充裕的話,可以安排造訪。

黃色堡壘與白色堡壘

在1697年哈布斯堡皇軍攻入塞拉耶佛,並把這座城市燒成灰燼後,鄂圖曼當局理解到原有的堡壘不足以抵抗威脅,於是在城牆上增建了五座堡壘,其中就包含了黃色堡壘與白色堡壘。這些堡壘因為建造時分別使用了黃色與白色岩石而得名。然而當奧匈帝國統治塞拉耶佛後,這些堡壘就失去了意義。今日的黃色堡壘與白色堡壘都是俯瞰塞拉耶佛的絕佳地點。但其中白色堡壘是波赫的國家紀念性建築,需收門票5馬克,也有10:00AM 至 7:00PM參觀時間限制。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房舍上方的石造平台即是黃色堡壘。

Alifakovac Cemetery

十五世紀以來,這個墓園是許多塞拉耶佛有力人士的長眠之處,如最高法官、軍隊指揮官等。這裡也埋葬了許多客死在塞拉耶佛的人,因此也被稱作旅行者、外國人墓園。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狙擊手巷

狙擊手巷 Snajperska aleja 是泛指連接新城區、機場與舊城區的幾條道路,如塞拉耶佛的主要幹道Ulica Zmaja od Bosne與Meša Selimović。塞族軍隊在塞拉耶佛周圍的山上部署了許多狙擊手,刻意無差別狙殺市民製造恐慌。根據1995年的統計,這些狙擊手共造成1,030人受傷、225人喪命 ,其中 60人為兒童。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Ulica Zmaja od Bosne大街上也有塞拉耶佛玫瑰。

離開Ulica Zmaja od Bosne大道後,我沿著Vrbanja路來到米里雅茨河上的一座橋。這裏是塞族軍隊開始圍城後,第一炮擊中的地方。今日橋上紀念碑寫著的兩個人名,就是最早的受害者。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此區有許多佈滿彈孔的建築。

希望隧道

希望隧道 Tunnel of Hope (也譯塞拉耶佛隧道)是1993年7月至1995年2月塞族軍隊圍城時,唯一運送物資的出入口,就位在機場的跑道下方。我本來也有安排要前往參觀。不過我臨時因為患上感冒,決定留在市區休息,就取消了行程,至今仍覺得有點可惜。希望日後有機會再訪嘍。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希望隧道。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塞拉耶佛交通

莫斯塔爾前往塞拉耶佛

從莫斯塔爾前往塞拉耶佛可以搭火車或搭客運。不過火車班次較少,我的時間無法配合,所以是選擇搭客運。但是要注意客運站不能刷卡,只收現金,且只收馬克BAM。雖然客運站外面就有ATM,但是不知何故,我身上所有的提款卡都被拒絕,無法提款。所幸旁邊的咖啡廳願意讓我用歐元付款,然後找我馬克,我才順利買到票。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相較於火車一天只有兩班,客運班次更為密集,行程安排上比較有彈性。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波赫貨幣馬克。

前往塞拉耶佛的路上,前段的風景很美,有山有湖,真的像是搭景觀列車一樣。網路上有流傳搭乘攻略,也就是搭客運的話,要坐在司機一側,也就是左側。若是搭火車,因為鐵路在河的對岸,所以要坐右側座位。但我實際搭乘的情況是兩邊的風景都美,似乎也沒有一定要坐在哪一側。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其實前往塞拉耶佛的巴士車況還蠻新的。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車廂內還有天窗,提供絕佳的採光與視野。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途中的湖光山色令人驚艷。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一度有在搭景觀列車的感覺。

塞拉耶佛老城區

塞拉耶佛客運站與火車站就在彼此旁邊,距離老城區都有一段距離,但交通方式並不困難。僅需步行約10~15分鐘到主要幹道Ulica Zmaja od Bosne上的路面電車站,搭乘地面電車前往即可。抵達老城區後,由於幾乎所有景點都是在徒步區周遭,因此最佳的移動方式就是步行。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從塞拉耶佛前往斯普利特

我是搭乘客運前往斯普利特,並事先在getbybus的app上買好票,再前往塞拉耶佛的客運站搭車。但我想應該也是可以臨櫃購買車票。不過要過客運站櫃檯前的閘門時,除了出示電子車票外,不知為何必須要再付2BAM才能過去。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而要通過克羅埃西亞的海關時,不知道什麼原因,沒有第一次從蒙特內哥羅入關時順利。這次被要求拿出寄艙行李,跟隨身行李一起打開查驗。雖然海關人員說不用擔心,只是例行檢查,但是被叫進辦公室打開所有行囊檢查,我還是第一次經歷。同車只有另一個長得很像Jason Momoa英國人也要求打開所有行李檢查,期間我們只能相識苦笑。



塞拉耶佛的拍攝建議

塞拉耶佛是一座超乎預期精彩的城市。我本以為這會是座以歷史場景為主的城市,但沒想到其實也有很多美麗的建築與市景可以拍攝。雖然剛到城市外圍時,確實感覺有點仍在重建中的老舊感。但一進到老城中心時,覺得其實這裡還有點小維也納的感覺。以下是我關於在塞拉耶佛拍攝的一些建議。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推薦拍攝點

首先我很推薦的就是市政廳。其實我行前作研究時,發現很多中文資料都沒有進去市政廳。所以我在參加徒步導覽時,就特別問了嚮導市政廳否可以參觀,沒想到他超級推薦。於是我在導覽結束後,就回來買票進去參觀,沒想到一進去就驚為天人!推薦給所有來塞拉耶佛的人。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第二個我很喜歡的拍攝點,則是在往纜車站的階梯前,切確座標是43.85631772652033, 18.434632114195875。從這裡從山坡高處遠眺市政廳的立面,並利用街道兩旁的房屋,框住市政廳前的「Sarajevo」景觀燈。我覺得這個畫面很有代表性,推薦在Blue hour開燈時來拍攝。不過這裡因為是縱深非常深的長直街道,會使用到200mm搭配一點裁切。此外,也記得要攜帶腳架,維持低ISO來保持畫質。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拍攝器材

我在塞拉耶佛的拍攝題材大多是典型的城市街景與建築,以及少量的帶人街拍。因此主要使用了兩種鏡頭,即Nikon Z 24-120 f/4 S (約是iPhone的1x~5x)標準中長焦變焦鏡,以及廣角鏡Nikon Z 14-30 f/4 S (約是iPhone的0.5x~1x)。在拍攝徒步區的街景和市集、建築室外廣景時,我主要使用Nikon Z 24-120 f/4 S (約是iPhone的1x~5x)標準中長焦變焦鏡,來對場景的縱深來進行壓縮,讓畫面中的元素更為緊湊。也利用帶入前景,來讓照片更有層次感。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拍攝建築內部,像是教堂內部、市政廳內大廳時,就會用到Nikon Z 14-30 f/4 S這樣的廣角鏡。其中市政廳內部更是會用到14mm,甚至接圖才能記錄到完整的建築細節。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塞拉耶佛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本文拍攝器材:Nikon Z8|Nikon Z 14-30 f/4 S|Nikon Z 24-120 f/4 S |Nikon Z 70-200 f/2.8 S

波赫的行動網卡

我在巴爾幹半島旅行時,都是使用這個KKDay的歐洲43國eSim來上網。期間網路收訊都很好,速度也很快。多次跨國都很順暢,沒有斷訊,非常方便。Klook也有類似的歐洲多國eSim方案,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