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劇院 Palais Garnier
巴黎歌劇院介紹、看點與拍攝建議
目錄
Toggle巴黎歌劇院的歷史
隨著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確立,在拿破崙三世的授意與奧斯曼男爵的主導下,巴黎展開了大規模的都市更新。除了拆除中世紀的街區、統一建築樣式與增建路燈、下水道等基礎建設的措施外,也包含了闢建許多大道與公園。原本就已經不敷使用的舊劇院,於一次拿破崙三世在劇院入口遭刺殺未遂的事件後,也將新建一座更大、更合宜且安全的歌劇院列入了這次的改造計畫中。
宏偉華麗的巴黎歌劇院最終在1875年竣工,為當時世上最大的劇院。原名本是以其建築師命名的加尼葉歌劇院(Opéra Garnier),但因為建築的華麗,以及為巴黎歌劇團所用,又稱為加尼葉宮(Palais Garnier)、巴黎歌劇院(Opéra de Paris)或直稱歌劇院(Opéra)。1896年一場展演廳水晶燈掉落砸死一人死的意外,啟發了小說『歌劇魅影』(Le Fantôme de l'Opéra)),更在1980年代被安德魯洛伊韋伯改編成熱門的音樂劇。
巴黎歌劇院的建築特色與拍攝建議
從羅浮宮望向典型奧斯曼式的歌劇院大道,就可以看到路底的歌劇院以及其著名的立面。整個歌劇院的建築其實融入了不少音樂與藝術的元素。如立面上的貝多芬、莫札特像。拍攝歌劇院最佳地點為前方隔條馬路的地鐵入口處小廣場以及歌劇院大道。
進入歌劇院、通過安檢後,首先見到的就是華麗的主階梯。在過去,歌劇院是上流社會的重要社交場所。在演出前後與中場休息,這裡就是人們,特別是女士們,看人與被看的場所。加上這裡是過去進入歌劇院主門後第一個印入眼簾的地方,也因此建造得無比華麗,除了運用大量的大理石材外,也有精美的雕刻、眾多的燭燈。讓任何造訪歌劇院的人都會驚嘆地留下第一印象。
順著主階梯上到二樓,便能來到南面的前廳。金碧輝煌的前廳是巴黎歌劇院的必看重點之一,也是巴黎歌劇院的廣告主角。在巴黎地鐵常常可以看到巴黎歌劇院的燈箱廣告,背景圖片正是這座前廳。前聽的一大重點則是天花板的壁畫,繪畫的主題為音樂的歷史。
最後的必看重點就是有著著名水晶燈的展演廳。展演廳拱頂上現代的壁畫是出自夏卡爾(Chagall)之手。可以看到上面除了畫有歌劇院本身之外,還有凱旋門、方尖碑、艾菲爾鐵塔和馬德蓮教堂等巴黎名勝。如果參加定時專人導覽的話,可以到最底層的觀眾席參觀;沒有參加導覽的話,則只能從第二層看台參觀(即上圖)。我當時到歌劇院的時間離英文導覽團還有一大段時間,所以就沒有參加。但根據我在其他歌劇院參觀的經驗,參加導覽團是最好的參觀方式,除了完整的解說,還可以進到一般散客禁止進入的地方參觀。因此若是時間允許,還是推薦參加官方導覽。此外,參加歌劇院的沈浸式解謎互動遊戲,也是欣賞與深入歌劇院的另類方式,可以參考看看。
巴黎歌劇院附近華麗的星巴克
參觀完歌劇院,不妨到附近的一間星巴克稍事休息。這間星巴克以華麗的裝潢著稱,頗能和歌劇院互相輝映。地址為3 Boulevard des Capucines, 75002 Paris, France。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