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kon Z8 Kit組開箱與初步使用心得
會過熱嗎?電池續航力夠嗎?
雖然現在大家都知道Nikon Z8幾乎所有拍攝規格都跟Z9都一樣,但其實我更期待Z8。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它體積更小、重量更輕,比Z9更容易帶出門,拿來旅行、登山都比較輕便,應該會是更適合旅行攝影的相機。我拿到Z8有兩週的時間了,實際拍攝幾次後,也有一些初步的想法。所以在這支影片了,會簡單的開箱讓大家知道內容物有哪些,也會分享初步的使用體驗,像是會不會過熱、續航力如何,跟我上一台相機Z6的差異,還有我用到目前的心得。
目錄
ToggleNikon Z8 開箱
這次Z8搭配的是kit鏡是24-120f/4。我個人很喜歡這顆鏡頭,因為它可以應付很多場合。不管是單純旅遊、登山或是溯溪這種不太想或者不方便一直換鏡頭的場合,用24-120很方便。跟Z8這樣全方位的相機是很好的搭配。打開之後,上層就是說明書、保固卡這類的文件。下層就可以看到Z8、24-120、還有配件。電池這次Z8使用的是EnEl-15C,續航力方面,文章後面會再提到。再來就是充電器、傳輸線、還有看起來像是理線器的東西。Z8附的背帶,設計很有質感,材質摸起來也很舒服。
Nikon Z8外觀初步印象
我個人覺得這次Z8外觀蠻帥氣的。設計像是Z6、Z7和傳統有反鏡單眼的混合體,融合了兩者的優點。
Nikon Z8手感
Z6的握把比較薄、比較短,握柄長度大概到我掌心而已。所以當裝上比較重的鏡頭時,感覺手是捏著很小的區域來舉起重量,時間長了手腕後面會比較疲累。而Z8手感就跟過去的DSLR很像,比較厚實,握持的區域也比較大,馬上就可以感受到手感的改進。而帳面上看起來雖然比Z6重了約300g,但實際使用起來沒有太明顯的感受。
Nikon Z8與Z7、Z6的不同處
因為定位不一樣,其實Z8跟我原本使用的Z6有很大的不同。那我就挑幾個我感受比較明顯的差異來講。
- 沒有模式轉盤:但對我來說還好,我最常用的其實就是A模式、M模式。在Z6上是按下解鎖鈕,再轉動轉盤來切換模式。在Z8上就變成按下模式鈕,再轉動轉盤來切換。
- 沒有機械快門:這對我來說也是一個優點。因為旅行時,我常會參加各式各樣的導覽,像是建築導覽等等。 以前Z6要特別開寧靜模式來避免快門聲干擾講解人員,現在Z8因為使用全電子快門。所以我一拿到就把它快門音效關掉,讓我任何時候拍攝都是靜音的,不用再多一個切換寧靜模式的步驟。
- 4軸翻轉螢幕:這相較於Z6也是一大進步,在直幅拍攝的時候,取景真的方便太多了。
Nikon Z8 初步使用感想
使用起來就跟當初第一次用到Z9一樣,是很令我驚豔的靈敏。而且多了很多種對焦模式。這對旅行攝影來說真的很重要。因為一趟旅程中,常常會是靜態的風景、建築,跟動態的人文活動,甚至是生態這樣的多種主題交錯。Z6的對焦模式在主體的選擇上比較有限,而Z8就豐富了許多。像我之前臨時起意去台北的劍潭山拍飛機,發現Z8拍飛機超級簡單!首先把對焦模式選擇連續對焦AF-C,區域選擇「全區域」(3D追蹤應該也可以),主體選擇「飛機」。接著畫面對準飛機,Z8就會自動辨識並且把飛機框起來了。連直升機也可以辨識。
- 如果飛機比較小、比較遠,Z8會框住整架飛機;如果飛機比較近、比較大,Z8就會對焦在機頭上,非常聰明。如果畫面中有多架飛機,像是對著停機坪(或拍攝飛行編隊時),對焦框的左側或右側就會出現三角形箭頭,可以用方向鍵來切換想要對焦的飛機。操作邏輯就像拍攝人像時,可以切換對焦在左眼還是右眼上一樣。
- 最後為了確保可以凍結畫面,我把快門速度設定在1/2500秒,開啟20fps。等飛機接近我想要的構圖時,就按下快門連拍一直到飛機離開構圖。期間因為Z8觀景窗在連拍時不會black out,所以可以很精準的掌握構圖跟放開快門的時機,最終也一次成功地拍到我要的畫面。
- 最後就是背光按鈕、a9 starlight view這些Z6完全沒有的功能。相信在未來拍攝星空題材的時會非常有幫助。
溫度:Nikon Z8 會過熱嗎?
先說結論。以我的拍攝方式來說,我完全沒有碰到過熱不能拍攝的問題。我的拍攝方式絕大多數是拍攝照片,加上少數長度大約一分鐘內的影片片段。最多就是一次在大太陽下拍攝、還有一次在室內全用liveview拍攝時,相機的左下角感覺溫溫的。溫度不會到燙手、也沒有影響到拍攝,只是因為左下角是我拖著相機的地方,所以有感覺到。對我的拍攝方式來說溫度是沒有問題的。
電池:Nikon Z8 續航力夠嗎?
看完國外許多攝影師的評測後,其實續航力也是我相當關心的一點。所以前幾次帶Z8出門時,都有特別紀錄電池的續航力。
- 第一次是在室內拍攝,觀景窗跟螢幕取景比例大約6:4。連續拍攝了近三小時後,用了65%的電拍了816張。
- 第二次是我典型的旅行行程,戶外跟室內場景交錯,也拍了幾支30秒內的短片。觀景窗跟螢幕取景比例大約9:1,因為不是連續拍攝所以整天下來只用了一顆電池。最後用了83%的電拍了789張。
- 第三次也是典型的旅行行程,戶外跟室內場景交錯,但只有拍照片沒有拍影片,全程觀景窗取景。整天下來也只用了一顆電池,最後用了81%的電拍了1165張。
到這裡我就確認電池的續航力對我的拍攝方式來說是足夠的,之後就沒有再繼續記錄了。當然雖然續航力夠,Z8也可以透過USB-c充電拍攝。我還是建議準備兩顆電池,在旅行、登山時會是比較方便跟保險的做法。
印尼19天拍攝實測
拿到Nikon Z8 約一個月後,我也帶著它去印尼拍攝。19天的行程中,經歷了多種拍攝場景,讓我也對Nikon Z8的性能有更近一步的了解。
溫度警示
峇里島上一座有千年歷史的印度教古廟聖泉寺。由於建於湧泉之上,寺廟所流出的泉水,被當地人認為是聖泉,沐浴其中,可帶來健康與財富。如今除了當地人外,許多來訪聖泉寺的遊客,也跟著入「浴」隨俗,文化體驗之餘也順便祈福。
我為了拍攝這樣的場景,特別站在浴池中的一側,使用長焦鏡拍攝。壓縮場景之餘,也避免被攝者因為察覺有人拍攝,而動作變得不自然。然而因為池中人數眾多,動作紛亂。為了能拍到比較和諧的畫面,我等待許久。常常感覺有可能理想畫面可能會出現時,就開啟Z8的20fps raw檔連拍。因為長時間連拍(後來在電腦上看,總數破千張),我第一次碰到Nikon Z8 出現hot card的訊息。但我還是能夠繼續正常的連拍,沒有影響到我的拍攝。
耐候性
此次印尼行我也拍攝了不少瀑布與火山。瀑布噴濺的水氣跟飛揚的火山灰,是電子產品的大敵。如果拍攝的器材沒有一定的耐候性能,最好多加保護。然而Nikon Z8很讓我驚艷的是,當我在拍攝瀑布場景時,常常看到相機上聚集的水氣太多,已經開始在滴水了。雖然一開始心中毛毛的,但使用起來完全不受影響。拍完兩座瀑布跟兩座火山後,Z8依然頭好壯壯、正常發揮,帶給我無比的信任感。
結論
Z8是一台我等待已久的全方位相機。它無論是在對焦、像素、連拍、畫質上,都能滿足我的使用需求,帶給我極大的信賴感。畢竟作為一個旅行攝影師,在我花了大量的時間、精力、金錢、做了詳細行前拍攝規劃後,當那個可能這輩子只會去一次、看到一次的美景出現在我面前時,我必須能夠信任手上的相機,可以幫我穩穩的拍攝下來。而Z8就是這樣的相機,推薦給大家。
Nikon Z8實拍照片
訂閱我的免費電子報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