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信義區礦坑
德興礦坑、和興炭坑與松山一坑歷史介紹與拍攝建議
繁華時髦的台北信義區周邊,過去曾有頗具規模的採煤工業。這項古老的產業曾在兩次大戰時達到頂峰,後來又隨礦脈枯竭、能源轉型而沒落。許多坑道、開採設施在廢棄多年後,多已掩沒在荒草、土石中。但其實在巷弄間、步道旁,仍還藏有一些礦坑,可一窺其神秘的過往。
目錄
Toggle信義區礦坑歷史
信義區的四獸山,曾蘊含豐富的煤炭,屬於南港煤田的一部分,並在清光緒年間就有開採活動,並在日治時期開始以公司化的組織開採,以「松山碳」聞名。二戰期間,燃料需求大增,松山、南港一帶的山區在高峰期,曾有多達40餘個礦坑。在四獸山的南側有德興、 和興炭坑,北側則有松山一、二、三坑。其中光是松山二坑在日治時期的員工就有2百多人,每天量產更可達2百多噸。戰後的民國六十年代,松山煤礦的礦工更是來到五百人,已成當地重要的產業。後來隨著礦源日益枯竭,開採成本漸高,便陸續收坑,今日只有少數的遺跡留存。
德興礦坑
德興礦坑就藏在離台北101不遠的信義區巷弄中。德興礦坑原是日治時期,由德興株式會社開採的煤礦坑,戰後則改以源興煤礦名義持續開採,並透過台車軌道,沿著吳興街將煤礦運往松山火車站。德興煤礦於1946-1949產量達到高峰,讓當時吳興街熱鬧不已。德興煤礦在1973年收坑,但現在入口已經整理改善,可以簡單參觀。
德興礦坑一旁還有開闢於清道光年間的糶米古道,「糶」為販售穀物之意,為過去三張犁一帶農民運送稻米往返南港、木柵、深坑、景美等地販售的道路。糶米古道全長約400公尺、500階。但因後來鋪設為水泥步道,現已不太有古道的氛圍。
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吳興街600巷100弄111號
和興炭坑
和興炭坑開於1940年間,屬日治後期的松山區礦坑。戰後改名為新生煤礦,並持續開採直到1965年收坑。不過今日的和興炭坑,除了坑口上的匾額還有點古意外,剩下的似乎都整修的有點太新了。
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150巷471弄
松山一坑
松山一坑所屬的松山煤礦於1923開坑。1920年代中期,由於松山一帶有許多小工廠陸續興起,煤炭需求漸增。1929松山火力電廠建立後,煤炭使用量開始步入高峰。戰後松山煤礦仍持續經營,但後來因礦源漸枯,礦脈又深入,難以開採,最後於1982年正式收坑。其中松山一坑的主坑口是今日保存較好的遺跡。主坑口對面就是豹山基點,有著極佳的信義區展望。
地址:110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677-25號
信義區礦坑拍攝建議
這些留存的礦坑其實都已經經過整理,造訪容易之外,其實拍攝難度也不高。拍攝器材選用如Nikon 14-30 f/4或Nikon Z 24-70 f2.8 S這樣廣角至中焦段鏡頭,就可以拍出很棒的畫面。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坑內光線昏暗,需要注意快門速度是否為安全快門以上、ISO值是否太高以及記得開啟防手震的功能。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