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博物館
司法博物館歷史、看點、周遭景點、造訪與拍攝建議
我初次見到的台南司法博物館時,因前典雅的歐式外觀,本以為它是類似新竹美術館的藝文場館。沒想到後來查了資料後,才知道它是原台南地方法院、現在的司法博物館,與總統府、國立臺灣博物館並列為日治時期台灣的三大經典建築。當年轟動一時的抗日運動西來庵事件,正是在此審理。
目錄
Toggle司法博物館歷史
司法博物館現址為明鄭時期的馬兵營遺址、史學家連雅堂故居一帶。由當時總督府營繕課技師森山松之助設計,落成於1912年(大正元年)。在之後的歲月中,空間逐漸不夠使用。在2001年,台南地院遷至安平區的新院舍後,現址便展開長達十幾年的修復,直到2016年11月才以司法博物館對外開放。
司法博物館看點
整個司法博物館建築屬於巴洛克風格。為顯政府與司法威儀,整體建築莊嚴典雅外,在建築細節上,也有許多政治意涵,如用繁簡不同做出官民之分的呈現。如東側的主入口,當年為法院人員進出之用,因此其條柱為裝飾繁複的愛奧尼克式,門罩下也有勳章飾。西側的次入口,則主要為洽公與開庭的民眾使用,裝飾上就大為簡化。
門廳
從博物館的主門進入後,即是莊嚴華麗的門廳。圓頂下的門廳其實不大,但為全館的裝飾之最。共有十二根華麗的立柱,地磚還仍是日治時期的維多利亞式彩色拼花地磚。
奉安所
奉安所在日治時期時,是供奉天皇與皇后照片地方,亦作為會議室使用。現為多媒體室,播放司法博物館介紹與整修過程。
拘留室
此處是等待庭訊時,暫時犯人或嫌疑人的地方。這裡共有四間狹窄的隔間,底部則有簡單的廁所。今日訪客也可進入參觀。
防空洞與舊萬壽宮遺物
法院中庭一側的空地上,設有日治後期,用以躲避空襲的防空洞。其一旁還有萬壽宮螭陛、縣文廟、馬兵營等遺址所流的文物。
萬壽宮過去是供奉清帝牌位、讓官民朝拜,以及祝賀清帝后萬獸之處。日本治台後,萬壽宮則暫作當時的台南地方法院使用。現址的法院建成後,則拆除萬壽宮與鄰近的台南縣學,並建台南地院院長官邸於其上。
法庭
司法博物館有五間法庭(現有六間),目前作為不同功能的展間使用。其中最大的為第三法庭,通常受理受到重大矚目,或者被告案件中多的案件時使用,如發生於1915的武裝抗日噍吧哖事件(又稱西來庵事件)。此事件於1915年八月25日開始審判,被告高達1957人,移赴審判的有1413人,為世界上最大型案,還引起世界各處的輿論關注。
庫房
這裡過去是存放法院重要物件之物,設有放置審判卷宗等文檔的檔案架,也有放置提存金與貴重物品的保險箱。日治時期也可能是用以存放槍械與贓證物之處。因此庫房牆壁為一般牆壁的三倍厚,更設有防火通風、附帶窗鎖的鐵製氣窗。
辦公室
過去的辦公空間,今日為台灣司法演變史與司法文獻的展館。 在這裡也可以看到馬薩式屋頂的內部結構,如牛眼窗、百葉窗、採光豎井過去用以維修的貓道。今日可以在特定時段,於限定人數內上道貓道參觀。
古井
這座位在法院中庭的古井,是在2005年修復工程中所發現、回填的。根據清代文獻,應是其中所提到的兵馬營井。據載,其泉水甘醇清冽,有郡中第一泉的美稱。
拆除的高塔
從建築模型中可以看出,其實過去的建築是有一座高塔的。可惜在1960年代時,因為結構出現安全疑慮而拆除。當時的導覽員說,這座高塔因為鄰近處在興建地下停車場,而出現裂痕。找來專家鑑定後,發現裂痕並不影響安全性。但當時的主事者因為怕日後出事,被追究責任,仍然決定拆除。
後來雖有重建的打算,但因為當時的設計圖已經佚失,依照文資法無法復原重建。如今在館內,則透過裝置藝術的形式,讓大家一窺當年高塔的樣貌。
司法博物館參觀建議
司法博物館的導覽動線是單純的O型動線。從大門開始,依序經過門廳、奉安所、拘留室、防空洞、法庭、庫房、辦公室等處,最終又回到門廳。除了展示各個空間過去的用途,以及其建築結構外,也設有許多資訊版,解說台灣司法的演進史。內容相當豐富,若要仔細看,可花去半天的時間。因此雖然司法博物館規模不算大,但是可看、可發掘之處相當的多,很建議參加免費的導覽一訪。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