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景與反思之城
廣島 必訪景點 日本三景嚴島神社 原爆圓頂介紹與拍攝心得
對於二戰歷史一直很有興趣的我,一直想造訪二戰的終點之一廣島,親訪這個歷史現場。於是便利用一次行程中的空檔,與JR的關西廣島五日通票,從大阪出發前往。由於移動距離長與秋天日落較早的緣故,所以可以拍攝的時間比較限縮,只安排了原爆圓頂與參訪嚴島神社。
原爆圓頂
來到這座人類史上首座被原子武器攻擊的城市,市中心元安川旁的原爆圓頂是我列為必訪的地方。 事實上,原爆圓頂也是廣島市的觀光重點,標示相當清楚,大眾運輸也可到達。 一出廣島車站時,我向工作人員確認搭乘哪條地上電車可以抵達原爆圓頂後就上車了,沒想到工作人還追上車給了我一張市區的觀光地圖,讓我對廣島的優良觀光品質相當印象深刻。我在西日本時,絕大多數遇到的人都相當熱心友善且有禮。
圖二。
從廣島車站來到原爆圓頂大約只要十分鐘時間,快要抵達時就可以看見殘破的圓頂。 我來的這天雖然天氣相當好,也有金黃的樹葉相襯,但可能這裡背負的歷史實在太過沈重,加上爆炸當天也是像這天有利於投彈的好天氣,總覺得有股凝重的感覺。 原爆圓頂旁邊立有許多解說牌,也有非官方、多國語言的解說本放在一旁的花圃平台上任人取閱。
原爆圓頂原本是廣島縣產業獎勵館,是由捷克建築師設計的一座新古典主義建築,結構為部分磚造與部分混擬土,圓頂則為銅製構造。 當時雖然爆炸半徑兩公里內的建築幾乎全毀,但原爆圓頂因爲結構較其他建築堅固,加上原子彈爆炸中心距離原爆圓頂只有200公尺的距離,讓它承受相對小的橫向破壞力 -原子彈是在空中引爆,利用爆炸衝擊的入射與反射波波疊加來造成最大橫向破壞力。原爆圓頂因為距離中心近,只承受了垂直的震波,橫波對原爆圓頂的破壞相對小,這也是為什麼原爆圓頂的樓地板都被破壞殆盡,垂直結構如牆面卻大致無損。 爆炸後續的大火燃盡後,成了今日所見的骨架。
圖三。
據統計,光是爆炸的當下就有約七萬人因為暴露在攝氏3500度的爆炸高溫而順間汽化蒸發掉,五年內因為癌症或長期病發症死亡的人更高達二十萬人 -原子彈爆炸時廣島人口約三十五萬人。 而不遠處,在1931年被指定為日本國寶的廣島城,也在這次原爆中瞬間化成灰燼。今日的原爆圓頂遠看雖然殘破,但細看可以看到許多結構加強的措施,來確保建築物不會隨著風吹雨淋而崩壞。
上圖左:投彈前的廣島 上圖右:投彈後的廣島 兩圖右上方矩形處為廣島城。 照片來源:維基百科
戰後,曾經出現要求把原爆圓頂給拆除的呼聲。但隨著廣島市區其他地方的陸續完成,才將原爆圓頂作為原爆事件的紀念物保留下來,後來也登錄為世界遺產。 我來的那天,除了許多外國遊客之外,也出現很多學生來校外參觀,顯示出日本在這段歷史上扎根的力道。
原爆圓頂所在的廣島和平紀念公園內與鄰近一帶,還有許多紀念這對歷史的設施與紀念碑,例如慰靈碑和廣島和平紀念資料館等。可惜我這次沒有機會盡訪,就等待下回吧!
嚴島神社
離開原爆圓頂之後,我搭乘火車轉渡輪來到嚴島,拍攝日本三景之一的嚴島神社大鳥居。 從市中心到這裡約一小時,搭乘渡輪的時候可以拍攝水中的大鳥居與神社連成一線的著名畫面(也是神社門票上的照片),不要錯過。
圖六。
一出渡輪站就看到許多野生的鹿在街上。 這裡的鹿感覺狀態沒有奈良的好,附近也沒有看到有人在賣鹿餅,所以感覺比較少人在餵食。 不知是不是因為這樣,這些鹿感覺比較飢餓,也比較具有侵略性一些。
嚴島神社約有1400年的歷史,主祀宗像三女神,除了是日本國寶之外,也是世界文化遺產,更收藏有許多重要文物。不過絕大多數遊客還是來拍水上的大鳥居,神社前的平台常常是準備要跟大鳥居合影的長長人龍。不過建議來之前先查好潮汐表,可以情況在漲潮時拍水中的大鳥居,或是退潮後過去跟它合照。在這裡會建議使用中長焦拍攝。
廣島有著豐富的文化歷史,這次來只有半天時間深感不夠,下次想待個兩、三天,補拍像是廣島城這些遺珠。
京都賞楓景點介紹文:
更多日本好文:
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