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諾卡斯特 Gjirokaster
阿爾巴尼亞吉諾卡斯特景點介紹、行程安排、拍攝建議與交通資訊
阿爾巴尼亞是我所知甚少的國家,無論是在我求學時期,或是行前規劃時,總感蒙著層紗,僅見若有似無的輪廓。因此當我結束希臘行程,準備北上進入阿爾巴尼亞時,不禁對接下來的未知旅程感到興奮不已。而我的阿爾巴尼亞首站便是吉諾卡斯特 Gjirokastër (又譯吉羅卡斯特)。
目錄
Toggle吉諾卡斯特的歷史
吉諾卡斯特位在阿爾巴尼亞南部,是座位在山谷中、海拔高度約300公尺的小城。雖然吉諾卡斯特最早是以拜占庭帝國城市出現在歷史紀錄,也有眾多的希臘裔人口。但自1418年被納入鄂圖曼版圖後,吉諾卡斯特人口逐漸從基督教轉變成穆斯林為主,並深遠地改變了這座城市的風貌。
吉諾卡斯特在1921年被納入當時新成立不久的阿爾巴尼亞,二戰時在義大利、希臘、德國與阿爾巴尼亞間易手。戰後的共產時期,因為吉諾卡斯特是其領袖恩維爾・霍查 Enver Hoxha的出生地,被指定為博物館城市。1991共產政府垮台後,吉諾卡斯特遭逢了經濟與內戰的雙重打擊。所幸今日老城的鄂圖曼街屋整體保存良好,被視為罕見典範,為世界文化遺產。
吉諾卡斯特的景點
吉諾卡斯特的景點主要集中在老城區,且範圍不大,是可以一日步行的大小。主要景點有吉諾卡斯特城堡、Skenduli house(保存完好的傳統老屋)、市集與冷戰隧道等。我因為在淡季造訪,受限於客運班次,僅有半天時間可以運用。所以選擇只造訪城堡與在老街漫步。
吉諾卡斯特城堡
踞於山丘高處俯瞰其下城鎮的,是吉諾卡斯特城堡。城堡的切確起源雖然未知,但今日所見的城堡,是以12-13世紀時建造的堡壘作為基礎,在日後漫長的歲月中持續增改建而成,並於19世紀早期底定為現在的樣貌。城堡中的看點為鐘塔、節慶舞台、城堡博物館與一架冷戰時期的美軍軍機殘骸。
這架美軍軍機為洛克希特馬丁所生產的T-33流星,是當時美國空軍常見的訓練與偵查機型。1957年12月時,出於某種原因,降落在首都地拉那附近的機場。飛行員最後返回了美國,但軍機留在了阿爾巴尼亞。並在1970年代中期轉移到吉諾卡斯特城堡內,作為其武器博物館的展品。
這架軍機其實也是冷戰世界兩極化的展現,即是對於一件事情,兩方可能會有完全不同的說法。美方的說法是,當時這架軍機原定從法國境內的美軍基地飛往義大利的那不勒斯,但在途中遭遇濃霧導致迷航。由於燃油不足,飛行員選擇迫降在阿爾巴尼亞。而阿爾巴尼亞方面則稱,這是一架美軍間諜機,被阿爾巴尼亞空軍攔截後,迫使其降落。
鐘塔前的這塊空地,過去曾是滿是房舍。根據十七世紀鄂圖曼旅行作家Evliya Celebi的描述,當時這裡是有著寬闊街道的熱鬧社區。如今這塊空地則是五年一度的國家民族節 National Folk Festival 的舉行場地。這個旨在保存儀式、舞蹈、歌曲等阿爾巴尼亞無形文化資產的節慶,在我造訪的前幾個月才剛舉行完,有些可惜。
老城區
在吉諾卡斯特的老城區可以看到典型的鄂圖曼式房舍。目前所見的大部分房屋,約在17~18世紀就已建成。值得一提的是,吉諾卡斯特的許多老屋,屋頂都覆蓋石板,也讓吉諾卡斯特有了石頭城的暱稱。
如果時間夠且吉諾卡斯特的老屋感興趣的話,可以考慮造訪Skenduli house。Skenduli house是吉諾卡斯特保存最完好的老屋,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屋內多數空間都是以原樣保存,許多文物也是原件。而吉諾卡斯特城堡下的山壁其實鑿有不少隧道,其中有些是因應阿爾巴尼亞獨裁者恩維爾・霍查 因為脫離蘇聯,恐懼外國入侵的歷史背景所興建。若是對冷戰歷史感興趣,其中一條隧道(其實更像地下碉堡)已成為博物館開放參觀(google maps上標示為“The cold war tunnel”)。我因為之後會在首都地拉那 Tirana 參觀兩處規模更大的地下碉堡,就沒有參觀此處了。
吉諾卡斯特的行程建議
我結束在希臘卡蘭巴卡的拍攝後,下一站就是前往阿爾巴尼亞的吉諾卡斯特。我的吉諾卡斯特行程其實相當簡單,如下:
D1: 希臘卡蘭巴卡 → 希臘 Ioannina(轉車) → 阿爾巴尼亞吉諾卡斯特
D2: 吉諾卡斯特城堡 →吉諾卡斯特老城與市集→下午搭車前往 培拉特 Berat
其實我行前一度因為客運班次的關係,考慮要不要跳過吉諾卡斯特。加上阿爾巴尼亞在巴爾幹是相對落後的國家,歷史上也是相對親近中共,因此行前不太確定我在吉諾卡斯特會有怎樣的遭遇,但最後很慶幸有來看看。
因為我第一天早上出門買咖啡時,櫃檯後的阿姨突然走過來,滿臉笑容的招待我們吃小蛋糕,讓我很是驚喜。換匯、點餐時,店員即便不諳英語,臉上還是堆滿友善的笑容,其中更有人知道台灣是哪裡。這份石頭城的溫暖,已讓我對阿爾巴尼亞第一印象正面且深刻。若是行程允許的話,也推薦停留半天至一天的時間。
吉諾卡斯特的交通
常聽人言,由於大眾運輸建設較為落後,玩巴爾幹半島最好的方式是自駕。但我因為是獨旅,自駕經濟效益較低,因此選擇使用客運移動。不過相較於多數人都是由北而南走訪巴爾幹半島,由南而北的走法相對選擇少很多。希臘卡蘭巴卡並無前往吉諾卡斯特的直達車。必須先從卡蘭巴卡的前往Ioannina,再轉乘前往阿爾巴尼亞的巴士抵達吉諾卡斯特。
從希臘卡蘭巴卡(天空之城)前往吉諾卡斯特
前往Ioannina的車票可以直接在KTEL客運站現場購買。這班車其實是從Trikala發車前往Ioannina的巴士,只是會在Kalampaka中停。所以在KTEL查詢班次時,出發地要選擇Trikala。此車會在Trikala發車後約30分鐘抵達Kalampaka。票價為12.50euro。需要注意的是,KTEL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官方線上時刻查詢/訂票系統,必須到KTEL Trikkala的網站查詢。
巴士抵達Ioannina時,會停靠在KTEL Ioannina的巴士總站。可以在裡面的櫃檯購買前往吉諾卡斯特的車票。車資為8歐元,需要出示護照。路線是由Dhropoli Tours營運。巴士最後會在吉諾卡斯特的Kastrati加油站停靠。
不知是因為進入淡季,還是疫情影響觀光的關係。我行前一直沒辦法查到從希臘卡蘭巴卡前往吉諾卡斯特的最新切確巴士班次。雖然有查到疫情前本有0900從卡蘭巴卡出發,抵達Ioannina吃個午餐,然後接1330前往吉諾卡斯特的完美班次。但實際抵達時,前往吉諾卡斯特的巴士似乎只剩1800的班次。若想要更早出發去吉諾卡斯特,我查到的資訊是還須先前往Kakavie,再找迷你巴士前往吉諾卡斯特。我覺得此法有點太麻煩,就決定還是搭1800的直達車。
在吉諾卡斯特的交通方式
吉諾卡斯特的景點主要集中在山丘上的吉諾卡斯特城堡與其下的老城區。且範圍不大,步行是最佳的移動方式。雖然坡度有一點陡,但走起來不至於太辛苦。
從吉諾卡斯特前往培拉特
培拉特是阿爾巴尼亞的熱門觀光地點,假設是由首都地拉那出發的話,有很多班次可以選擇。但若是跟我一樣從南方的吉諾卡斯特出發,選擇就沒有那麼多了,必須在現場看實體班次表。
我造訪時,加油站旁的「客運站」的大巴站牌上寫的是每天只有早上八點半一班車。但後來我們在不遠處的其他客運處問到下午三點的minivan,不過是不是從Gjirokaster出發,而是要到約十分鐘車程外的路邊搭。當時是賣票給我們的大叔載我們去搭車的。後來在那裡等車時,有一對德國情侶則是自己搭計程車過來搭minivan。車資我漏記了,但印象中約1,400LEK~1,700LEK/ 人。不過相較於大巴,minivan會開進老城區,少了轉搭公車的麻煩。
吉諾卡斯特拍攝建議
我是在的九月中下旬造訪吉諾卡斯特。這時除了氣候舒適,遊客也不至於太多。造訪與拍攝體驗都還不錯。對於剛經歷完希臘海島人潮的我,是個不錯的切換。
拍攝器材的選用上,由於吉諾卡斯特的拍攝主題為的鄂圖曼風格街景與吉諾卡斯特城堡。除了少數城堡內部空間需要用到Nikon Z 14-30 f/4 S (約iPhone的0.5x~1x)外,我最常使用Nikon Z 24-120 f/4 S 這樣中長焦段旅遊鏡(約iPhone的1x~5x)。來做街景縱深的壓縮,以及前後景元素的搭配。
阿爾巴尼亞的行動網卡
我在巴爾幹半島旅行時,都是使用這個KKDay的歐洲43國eSim來上網。期間網路收訊都很好,速度也很快。多次跨國都很順暢,沒有斷訊,非常方便。Klook也有類似的歐洲多國eSim方案,有需要的人可以參考。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