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禮大同部落

花蓮大禮大同部落紀錄



一直認為,台灣東部的景色是國際級的壯闊。特別是清水與崇德一帶,那些拔海而起、幾乎垂直的聳立山壁。但我也總是好奇若是能登臨這些山,不知景色會是如何壯闊。造訪了只能用雙腳走到的大禮大同部落後,我終於一償宿願。而山上的景觀確實也不同凡響、名不虛傳。

 

立霧山觀景台日出景色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立霧山觀景台日出景色。

 

壯闊的清水斷崖與崇德海岸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壯闊的清水斷崖與崇德海岸。

 

由立霧山觀景台望向立霧溪出海口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立霧溪出海口。

路線

我們原定走O型路線前往大禮大同部落。也就是:

D1: 太魯閣遊客中心 -> 得卡倫步道 -> 大禮步道 -> 大禮部落 ->砂卡礑林道 ->達道的家(宿)

D2: 達道的家 ->立霧山觀景台看日出 ->達道的家用早餐 ->三間屋 -> 砂卡礑步道 -> 砂卡礑橋 -> 小錐麓步道->太魯閣遊中心

不料當我們啟登時,發現得卡倫步道正在進行維修,因此改走替代路線1.6K後,再接回大禮步道。造訪大禮部落後,沿砂卡礑林道抵達達道的家。隔日賞完日出後,再循原路下山。

 



大禮部落

從太魯閣遊客中心出發後,幾乎是立刻開始陡上。由於是走在樹林中較不透風,以及我們是在夏季造訪,酷熱讓我們走得相當辛苦。一路上展望也不多,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山對面的亞泥開採場與水泥廠......情況要一直到路徑接回平緩的砂卡噹林道才有改善。而接回林道不久,我們馬上就抵達了前往大禮部落的岔路口。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得卡倫步道替代路線一開始就是滿滿的階梯陡上。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與山下城鎮距離極近的亞洲水泥新城山礦場。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難以想像在太魯閣國家公園內,竟有這樣破壞環境的礦場。更難想像的是,在環保意識與原民權益抬頭的今日,亞洲水泥竟在2017年又獲得了20年的礦泉展延。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新城亞洲水泥廠。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前往大禮部落的路徑,要一直到接上砂卡噹林道才變得平緩。

 

大禮部落的故名為「赫赫斯」,意指蛇多之地。赫赫斯部落在日治時期的頭目哈魯閣那威,曾被推舉為立霧溪下游各部落的外太魯閣總頭目。更在1896年底,因駐守新城的日軍欺辱太魯閣族少女,率領各部落勇士突襲日軍的新城檢視哨,斬首13人,史稱新城事件。哈魯閣那威在事件後帶領族人展開長達18年的抵抗,最終在1914年的太魯閣戰爭後,寡不敵眾而投降,並在隔年抑鬱而終。戰爭後日本政府強制將太魯閣族人遷移至平地,整個太魯閣地區僅剩剩砂卡礑、赫赫斯和希達岡三社因屬蔬菜種植區而末遭強遷的命運。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以廢棄的禮拜堂,是大禮部落過去規模的見證。

 

大禮部落過去規模不小,但現在只有寥寥幾戶,我們造訪時,甚至沒有看到一個部落居民。只剩派出所遺址和不再使用的老禮拜堂見證部落的過往。不過部落雖然人少,但看得出來有經過精心打理。整體環境乾淨寧靜外,部落的小徑旁還種植了繡球花。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大禮部落的民居。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看到一隻閃亮的昆蟲。應該是一種天牛?

 

我們選擇先前往禮拜堂。禮拜堂雖已不再作為宗教場所使用,但外觀看來保存狀態尚稱良好。從封住窗戶的木條縫隙間看進去,感覺目前似乎作為儲藏室使用。禮拜堂前的大空地則成了居民放養雞隻的遊樂場,但從一旁的告示看來,也出租給山友作為營地。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順著禮拜堂前開滿花朵的小徑前行,便來到一棟精緻的木屋。在群樹環繞下,小屋有著自己的空間,一旁則種植了繡球花。屋簷還擺了兩張長椅,即便在夏天的烈日下,依然能在陰涼中悠閒欣賞屋前的景緻。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我們在此碰到一隊也是今晚入住達道的家的山友。他們的太魯閣族嚮導說,若再往小屋後方走,就會接上同禮步道。這是原住民的傳統路徑,起伏較大難走。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大禮部落的索道頭。應是作為物資運送之用。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從索道頭往山下看去。我未能在嵐山工作站的三號索道頭崩塌前造訪,就用大禮部落的索道頭來憑弔一下。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又見亞泥新城山礦場與遠方的太平洋。

 



達道的家

離開大禮部落後,我們走回平緩的沙卡噹林道續行。林道保存狀態良好,讓我們推進速度加快不少,途中還經過一座大型工寮和幾部廢棄農耕車。經過一個半小時的緩升後,我們便抵達了今日的落腳處「達道的家」。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續行砂卡噹林道。其中這段有的淺淺的綠意,走起來格外舒適。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續行砂卡噹林道。其中這段有的淺淺的綠意,走起來格外舒適。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途中不時看見工寮與廢棄的農耕車。

 

一到達道的家,就看到自由遊走的雞、鵝,以及至少四隻貓,猶如一座開心農場。看到我們到來,「主人」熱情地問候我們,並招呼員工帶我們去房間卸下裝備休息。房間是簡單的四面木板組成的通鋪房,地板上鋪著床墊,一端則放著折好的棉被、毛毯與枕頭。房間設備雖然基礎簡單,但有扇窗正對著群山美景,讓我想起我在尼泊爾走聖母峰基地營健行時,路上投宿的茶屋(Tea House,其實就是有供餐的山屋。)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終於抵達今日的住宿點達道的家。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達道的家雖然簡單。但是也有用心打理,該有的設施都有。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一進到達道的家就看到滿庭院自由遊走的雞鵝。本覺得真是座迷你的開心農場,直到晚餐看到盤中的雞肉才會過意來。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房間是簡單的四面木板組成的通鋪房,地板上鋪著床墊,一端則放著折好的棉被、毛毯與枕頭。房間設備雖然基礎簡單,但有扇窗正對著群山美景,讓我想起我在尼泊爾走聖母峰基地營健行時,路上投宿的茶屋(Tea House,其實就是有供餐的山屋。)

 

卸下裝備後,我們便走到民宿外透透氣。達道的家外面有塊大空地,這塊空地正對著太魯閣壯闊的山景,左方是三角錐山、右方則是清水大山。民宿主人在這裡放了一把長椅,讓訪客可以悠閒愜意的欣賞,take it all in。晚餐時更是直接將桌椅搬到這空地上,讓視覺與味覺都能用豐盛的大餐。只是看著盤中的雞與鴨,大家心中不免暗自猜測,庭院那些自在遊走的雞與鴨,該不會之後也是要來祭山友五臟廟的吧?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達道的家外面有塊大空地,這塊空地正對著太魯閣壯闊的山景。民宿主人在這裡放了一把長椅,讓訪客可以悠閒愜意的欣賞。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畫面左方是三角錐山、右方畫面外則是清水大山。這樣壯闊的山容與花蓮夏日的好天氣,看得我心曠神怡。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達道的家。

 

這時另一隊山友的嚮導認出我們的民宿「主人」,是花蓮當地頗有名氣的活動主持人。他原是大同部落另一民宿的主人,但因為達道家的主人臨時有事,便來幫忙招呼客人。代班主人個性爽朗,隨即用他清朗的嗓音為我們獻唱一首太魯閣族歌謠。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對面的大同部落。這次因為道路維修沒辦法走O型路線,就沒有走到大同部落了。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太魯閣群山景與右下角的大同部落。這樣的景色怎麼樣都看不膩呀!

 

晚餐後夜幕低垂,山上漸有涼意,我換上輕羽絨衣保暖。其他山友在庭院中圍在一起,聽他們太魯閣族嚮導講述他祖父過去被日本政府徵招,攻打莫那魯道的故事。我們泡了一杯熱奶茶後,選了勉強能收到山下網路訊號的民宿一角,短暫跟山下的「俗世」連結,更新一下天氣預報。這幾天山區的天氣,一過中午就開始雲霧蒸騰。加上遠方閃電傳來的陣陣亮光,讓我有點擔心會影響到明日的日出。

  

由於隔天要清晨摸黑出發去稜線看日出,我們便早早就寢。晚上氣溫雖低,但民宿提供毛毯夠暖,睡眠品質不錯。隔天早上聽其他山友說,民宿飼養的貓為了取暖,跑去房間裡跟他們擠著睡。讓我在印度賈德普車站裡,看到流浪狗與打地鋪等火車的旅客相依而睡的場景。



立霧山觀景台賞日出

翌日早上凌晨五點不到,我們便起來整裝準備出發去看日出。由於前一天晚餐前有先去勘過景,因此即使在黑暗中,我們只花約十五分鐘便抵達立霧山觀景台。立霧山觀景台其實是立霧山北側稜線上的一處植被開口,展望極好。當人們走完最後一段上坡,走到稜線上後,無不被眼前海天一線的壯闊景致所震撼的。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立霧山觀景台其實是立霧山北側稜線上的一處植被開口,展望極好。圖中前景即是立霧山北稜。

 

我們走上稜線時,天空已經慢慢開始呈現日出前的粉紅、橘色。海平面上則因為低雲、海霧聚集,又映著同樣的天色,幾乎看不出交界之處。不遠處的新城燈火仍明,隨著氣流閃爍,猶如地面上的星空。然而北側的清水斷崖才是最吸引我的。因為距離遠近而亮暗不同的層層山巒,也依序呈現出深藍、鈷藍、靛藍,與日出時的橘黃天空呈現色溫對比。為此我拿出特意帶上的70-200來捕捉這樣的美景。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日出前,在立霧山觀景台所見的美景。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這時天空已經慢慢開始呈現日出前的粉紅、橘色。海平面上則因為低雲、海霧聚集,又映著同樣的天色,幾乎看不出交界之處。不遠處的新城燈火仍明,隨著氣流閃爍,猶如地面上的星空。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北側的清水斷崖才是最吸引我的。因為距離遠近而亮暗不同的層層山巒,也依序呈現出深藍、鈷藍、靛藍,與日出時的橘黃天空呈現色溫對比。為此我拿出特意帶上的70-200來捕捉這樣的美景。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層層山巒與山頂的薄雲。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可惜這天日出的太陽被遮蔽了,沒有看到一顆完整的蛋黃。

 

然而因為低雲濃厚,這日日出沒能看到完整的太陽。等到日光轉白後,我便放飛空拍機,從海上的視角回望立霧山觀景台與之後的太魯閣群山、清水斷崖、新城與立霧溪出海口。把最後的壯闊大景都再看一眼後,才甘願離開。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太陽升起後的清水斷崖與崇德海岸。

 

大禮大同部落 by 旅行攝影師張威廉 Wilhelm Chang
立霧溪出海口與新城,還有一直不斷看到,猶如山巒傷口的台泥新城山礦場。

Comments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