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森城堡 Château de Vincennes
文森城堡歷史、看點、票卷、拍攝建議與交通資訊
當我第一次聽聞巴黎有座中世紀王家城堡時,就下定決心要前去造訪。但初訪時沒算準時間,抵達時已過開放時段。面對緊閉的城堡大門,我本想繞著四周尋找其他入口,但環繞城堡的深邃護城河,讓我無法靠近分毫,名副其實的固若金湯,頓時讓體會到古代圍城士兵的無力感,只好改日再訪。這座雄偉的中世紀堡壘,就是文森城堡 Château de Vincennes。
目錄
Toggle文森城堡的歷史
文森城堡也是由王家狩獵小屋逐漸擴建而成。最初是在十二世紀中葉時,由路易七世在當時還是森林的現址興建,到了十三世紀法王路易九世時,已成了一座頗具規模的城堡。路易九世購入的的耶穌蕀冠,在用以放置的聖禮拜堂完工之前,也是先暫放在文森城堡。路易九世亦是文森城堡出發,開始他十字軍東征的不歸行。此時文森城堡的軍事色彩慢慢淡去、王室居所的角色漸重,各別有三位法王分別在此成婚與逝世。
14世紀時,查理五世(Charles V)對城堡進行大規模擴建,將其改造成一座堅固的防禦性王家住所。他建造了高達52米的主塔(Donjon),這是當時歐洲最高的防禦塔,牆壁厚達3公尺。此外,他還完善了護城河和防禦系統,使城堡成為一個堅不可摧的堡壘,也大致底定了今日的城堡樣貌。將文森城堡作為王居的法王查理五世,也在耶穌蕀冠移走後,為遺落的蕀冠碎片在文森城堡內蓋了一座禮拜堂,即文森聖禮拜堂。
十七世紀路易十四時期,在增建了國王亭與王后亭之後,文森城堡成了路易十四的第三個王室住所。然而在一次路易十四出席財政大臣富凱在家中舉行的宴會時,被富凱子爵城堡的富麗堂皇給震驚,震怒之下將富凱投入文森城堡關押,並開始著手興建凡爾賽宮。雖然凡爾賽宮興建所需的大量資源排擠了文森城堡改/增建的工程,但也保留了路易十四時代早期的建築樣式。
到了十八世紀文森城堡則遭受忽視,先是變成瓷器工廠,後來又成了國家監獄,並關押過許多著名囚犯,之後又成為軍火庫。十九世紀初期,之前因戰失去一條腿的道梅斯尼爾將軍,在文森城堡以約三百人的守軍抵抗反法聯盟大軍的圍城,並對敵軍發下『要我交出文森城堡,除非我的腿長回來』的豪語。最終是在法王路易十八的命令投降下,才離開文森城堡,足見該城堡軍事上的價值。
二次世界大戰初期,法軍總指揮甘末林將軍曾在文森城堡成立總部,抵抗納粹德軍的入侵,但最終圖勞無功。在德佔法國時期,文森城堡也落入德軍控制。直到戰事末期、德軍撤出巴黎時,因為摧毀存放的軍需品,引發延燒一週的大火。今日的文森城堡開放大眾參觀,是居民的休閒去處。僅存的軍事色彩大概只剩城堡內的法國軍事文史館。
文森城堡的看點
文森城堡其實是一個堡壘建築群,由城門、城牆、主塔、聖禮拜堂、國王亭、王后亭等諸多建築組成,參觀的主要看點如下:
主塔 The Keep
這座主塔由查理五世於1365年至1370年間建造,是歐洲保存最完好的中世紀防禦塔之一。高塔高達52米,牆壁厚3米,展現了當時先進的防禦技術。塔內各層過去則是王室的生活區域,有包括國王寢室和接待廳等空間。但其實能看的真的就是空間本身,像是牆上過去的彩繪與刻字,空間內幾乎沒有展示展品,其實有點空蕩蕩的感覺。
在中世紀時期,主塔唯一的入口位於二樓。訪客必須先沿著門樓牆壁興建的外部樓梯爬升,再走過上方的木製橋樑才能抵達,這也今日文森城堡的參觀路線。現在主塔地面層的兩個門口,則是直到十八世紀才開鑿的。
三樓則是國王的私人寢宮 king's private apartments。中央房間為寢室,角樓則設有連接祈禱室的皇家禮拜堂、衣帽間和寶庫。再往內則是書房和廁所。以前這些房間幾乎全都鋪設木鑲板,並配有華蓋壁爐。寢室豪華舒適,擁有堡壘建築難得的寬敞的窗戶,以及更多的華麗雕刻。1461年,佛羅倫斯使節造訪時,就對其精緻的裝潢讚嘆不已。雖然今日已不見木鑲板等裝飾,但仍可見過去留下的彩繪痕跡。
在查理五世時期,塔樓內的這個房間是一座小禮拜堂,專門供王后和國王的親近眷屬進行宗教儀式之用。自十六世紀起,主塔被用作監獄,塔內房間都改建成牢房。現在牆上的繪畫和塗鴉都是囚犯所作。從這些壁畫的精美程度來看,不得不說這些囚犯其實還蠻有才的。如果對古監獄感興趣,也可以參觀巴黎西堤島的巴黎古監獄噢。
參觀動線最後會回到一樓。在中世紀時期,主塔的這個最底層只能通過二樓的小樓梯進入。也因為出入不便,過去這裡主要作為儲藏與僕人的居住空間。今日通往庭院的兩個門口是在十八世紀時開闢的。比較有趣的是,1784年時,由於囚犯被轉移至巴士底監獄,主塔不再作為監獄使用。因此在1785年至1790年間,主塔的一樓和庭院變成了一間烘培坊,為文森鎮和巴黎東區供應麵包。不過今日一樓與庭院其實沒有留下太多痕跡,只有一些講解過往關在文森城堡的著名囚犯的解說與少數古籍。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子爵城堡的主人富凱 Nicolas Fouquet,因為「炫富」過頭被路易十四抓起來後,就是關押在文森城堡。
聖禮拜堂 Sainte-Chapelle
當路易九世從君士坦丁堡的鮑德溫皇帝手中購得據傳為耶穌荊棘冠冕後,在移至巴黎聖禮拜堂安放之前,一直保存在文森城堡中。後來為了保存荊冠遺留下的一些碎片,查理五世在文森城堡中建造了這座聖禮拜堂,並在於1552年亨利二世任內完工。教堂是以巴黎西堤島上的聖禮拜堂為樣本建造,但改為單層結構,樣式則主要為華麗哥德式風格。雖然整體來說,文森聖禮拜堂沒有西堤島的聖禮拜堂來得大與細緻,但其實當我走進去時,還是有相似的驚艷與感動。
護城河與城牆
文森城堡的城牆與護城河主要可分為正方形的內城與長方形外城兩部分。長方形的外城大致呈南北走向。外牆有壕溝環繞,牆上則原有六座42公尺高的塔樓與三座城門,但在拿破崙時代被拆除至城牆高度,只剩北側主門保留原貌。城內則有幾棟行政與軍事房舍、一座禮拜堂和主塔本身及其附屬的城牆與護城河。
看著又高又厚的城牆,以及既深又廣的護城河,即便河內雖已無水,還是能夠感受這個中世紀軍事工程的宏偉,以及文森城堡十足的防禦性。
文森城堡門票資訊
進入文森城堡的庭院是免費的,但如果要進到主堡跟聖禮拜堂參觀,則必須購買門票。而我且很推薦進去參觀,畢竟在巴黎很難得可以看到這樣規模的中世紀王家城堡建築。同樣也是建議先上網購買免排隊門票,避免現場排隊浪費時間噢!
門票:約13歐元
開放時間:10:00-17:00(冬季);10:00-18:00(夏季)
參觀時間:建議預留2-4小時,端看你對歷史和拍照的熱愛程度。
文森城堡拍攝建議
拍攝時間
文森城堡的主塔在早上會是順光,但另一個拍攝重點聖禮拜堂則是下午才會順光。所以我會建議早上開門時,先來拍攝主塔外觀,接著進入城堡參觀並拍攝內部。出了主堡後則先去參觀聖禮拜堂內部,拍攝美麗的彩繪玻璃光影,最後再出來拍攝外觀。這時應該已是下午,可以拍到順光的立面。
拍攝器材
為了把雄偉的城堡建築一次拍進畫面,我在文森城堡最常使用的鏡頭是廣角鏡,如如Nikon Z 14-30 f/4 S (約是iPhone的0.5x~1x)。在狹小的城堡與禮拜堂內部,也是主要使用這顆鏡頭。只有在拍攝建築細節,例如禮拜堂屋頂的雕刻與彩繪時,才會使用長焦鏡如Nikon Z 24-70 f/2.8 S (約是iPhone的1x~3x)。此外,由於建築外觀是白色的石材,在日照下會有強烈的反光。因此如果是在陽光充足的時候造訪文森城堡,建議可以適時搭配偏光鏡使用。
文森城堡交通資訊
前往文森城堡相當方便,搭乘巴黎地鐵一號線來到底站文森城堡站,便可來到城堡高聳的北側主門。地鐵站裡的通道其實就有展示一些文物,不妨停下來看看噢!
地址:Avenue de Paris, 94300 Vincennes
交通:巴黎地鐵1號線至Château de Vincennes站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