峇里島 Bali
峇里島歷史、景點、交通、行程與拍攝建議
峇里島距離台灣5小時航程,有著美麗海灘、溫暖氣候與悠閒氛圍,是許多人心目中的度假勝地。但它其實也是一個滅亡帝國的僅存碩果,在火山腳下與諸神注視間,古老的哲學、文化與藝術被保存下來,並持續體現於一磚一瓦、一草一木甚至一舉一動之間。
目錄
Toggle峇里島歷史
峇里島原屬爪哇島上,信奉印度教的满者伯夷帝國(Majapahit)統治,最先僅是帝國的殖民地。然而隨著爪哇島上的伊斯蘭勢力崛起,帝國漸顯頹勢,最終為淡目蘇丹國 (Demak)所征服。其中許多帝國貴族、藝術家、知識份子與僧侶,紛紛東逃到峇里島。這讓峇里島上的信仰與文化被推上一個新高度,並流傳至今。在印尼這個以伊斯蘭人口為主的國家裡,這座印度教島嶼顯得格外醒目。當我從爪哇島抵達峇里島時,便明顯發現城鎮裡幾乎隨處可見廟宇,而住家與商家裡,也常可見到神龕,連路口圓環中央也常見巨大的神像,是名副其實的諸神之島。
峇里島景點
峇里島其實幅員廣大、文化深厚,可看之處多不可數。在有限的天數內,無法盡訪。因此我選擇了位在峇里島中部的烏布作為基地,並以此向四周探訪。我造訪的峇里島景點有:
Tukad Cepung 瀑布
峇里島有眾多獨特的瀑布,但因為時間關係,我只選了Tukad Cepung瀑布拍攝。位在峽谷中的Tukad Cepung瀑布有著神秘的氣質,每早上約9~10點左右照進谷內的斜射光,更是獨特必看的美景。除了瀑布外,峽谷本身也非常漂亮,值得停留拍攝。
芃里普蘭村 Penglipuran Village
芃里普蘭村是峇里島上一座極具特色的傳統村莊。這個村莊最大的特色,就是這裡的居民依然遵循峇里的傳統社會哲學Tri Hita Karana(部分中譯為「幸福三要素」),也就是在神、人與自然環境三者間取得一種平衡。在此平衡下,人民敬神,也彼此同理與互助,並以永續的方式利用環境,進而保護自然。這個共生共榮的哲學除了完整地保留芃里普蘭村的傳統文化,也進而為它帶來了龐大的觀光商機。
德哥拉朗梯田 Tegalalang
自九世紀運作至今,融合宗教與農業的永續水利灌溉系統「蘇巴克」(subak),正是「幸福三要素」的體現,更在201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中鄰近烏布市區的德哥拉朗梯田,為系統中較容易抵達的地方之一。不過除了水利系統外,德哥拉朗梯田自身層次分明的美景,也是大量遊客慕名而來的原因。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下去梯田裡面的一些打卡點拍攝,是需要購買門票才能進去的。
聖泉寺 Pura Tirta Empul
聖泉寺是峇里島上一座有著千年歷史的印度教古廟。由於建於湧泉之上,寺廟所流出的泉水,被當地人認為是聖泉,沐浴其中,可帶來健康與財富。如今除了當地人外,許多來訪聖泉寺的遊客,也跟著入「浴」隨俗,文化體驗之餘也順便祈福。推薦時間充裕的旅人可以參加聖泉寺淨身一日遊行程體驗看看。
Pura Gunung Kawi
Pura Gunung Kawi是一處十一世紀的寺廟與王家墓葬群。最大的特色,就是在Pakerisan河谷兩側,於七公尺高岩壁中鑿出的十座神廟,因此Pura Gunung Kawi也被稱為峇里島的國王谷。這些神廟分別是獻給Udayana王朝的國王Anak Wungsu、他的王后、王子與幾位得寵的后妃。造訪古老的Pura Gunung Kawi,有點走入考古遺址、電影「印第安納瓊斯」場景的感覺。
Pura Gunung Kawi Sebatu
如同聖泉寺,Pura Gunung Kawi Sebatu也是建於一處天然泉水上的水神廟,敬獻給印度教中保護眾生的神祇毗濕奴。不過不像聖泉寺遊客如泉水般湧入,位在山坳中的Pura Gunung Kawi Sebatu寧靜優美,能夠放鬆地仔細欣賞其建築之美,非常推薦一訪。其實我是意外造訪Pura Gunung Kawi Sebatu,因為其名與峇里島國王谷Pura Gunung Kawi只差了一字,不小心導航到這,但這也成為我在峇里島上的美麗意外。
烏布皇宮 Puri Saren Agung
烏布皇宮歷史最早可追溯回1640年,峇里島上許多新王國興起的時期。但今日所見的皇宮建築群,主要是在1917年峇里島地震倒塌後,於1928年為了振興觀光所重建,至今仍是烏布王室的居所。因此雖然開放參觀,但範圍僅限於庭院的小小區域。不過即便如此,在此仍可感受皇宮建築的華麗與細膩。晚上也有傳統舞蹈藝術的表演。
*註:我查資料時,原文文獻都指出烏布皇宮的建造、居住者為國王(king),而非皇帝(emperor)。但由於中文資料多稱此處為烏布「皇」宮,所以沿用。
烏布水皇宮 Pura Taman Saraswati
看似歷史悠久的烏布水皇宮,其實並不古老,也不是皇宮。它是由烏布王子委託建造,落成於1952年的一座印度教神廟。烏布水皇宮雖然不開放參觀,但仍可在宮外欣賞美麗的寺廟建築與荷花池。
峇里島行程與建議
我因為在抵達峇里島之前,已在爪哇島上拍攝了十天。因此在峇里島上的行程安排較為寬鬆,讓人與器材都能得到修整。我扣除交通日的峇里島行程如下:
Day 1:Tukad Cepung 瀑布 (早)、芃里普蘭村(午)
Day 2:德哥拉朗梯田(日出)、聖泉寺 (早)、Pura Gunung Kawi Sebatu(午)、Pura Gunung Kawi(午)
Day 3:烏布皇宮、烏布水皇宮與周邊
若不會審美疲乏且時間足夠的話,可在Day 1或Day3 安排參觀離烏布不遠的一座寺院象洞Goa Gajah。
峇里島交通
峇里島的道路絕大多數都是兩線道,因此常常因為會車、尖峰時間的關係造成擁塞。因此如果是要拍攝時間敏感的主題,例如日出日落,尤其是日落,建議最好預留多一點交通時間。
此外,許多人在峇里島會選擇租機車當作交通工具。雖然機車相對不受塞車影響,但因為離開市區後,道路路況不佳,且印尼機車騎乘起來普遍沒有台灣的機車舒服,所以其實沒辦法將台灣騎機車的經驗與估時直接套用在印尼與峇里島。另一點租機車時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印尼是右駕外,峇里島的路口通常是沒有紅綠燈的,初來乍到者須多加留意。因此如果人數夠多,想去的景點又分散在峇里島各處的話,直接包車會是比較方便又舒適的交通方式。
峇里島拍攝建議
Tukad Cepung 瀑布
藏在峽谷之中,有著神秘氣質Tukad Cepung 瀑布其實是超級熱門的景點。為此我特別提前在日出前一小時抵達,拍攝瀑布的空景。然而此處最著名的斜射光,要在9-10am時才會射入峽谷,而這時整個谷內早已人滿為患,建議可以轉往瀑布前的巨石拍攝。這時拍攝角度高,可避開谷中滿滿的遊客。拍攝瀑布時的建議拍攝焦段為24~30mm,iPhone上大約為1x (且可利用實況照片創造長曝光的效果)。巨石的焦段建議在40~50mm左右,iPhone上約為2x。
聖泉寺
聖泉寺也是熱門的景點,因此人潮洶湧,建議一早開門的時候就來造訪。不過因為聖泉寺一大拍攝重點是拍攝在池中沐浴的人,所以其實我剛到的時候其實池裡是空無一人,還不適合拍攝。建議可以先去拍攝寺中的其他區域,再回來拍攝沐浴中的香客。
而沐浴的過程大致是接水→ 將水捧至頭上淋下→雙手合十。而為了追求畫面的協調性,在場邊觀察許久後,我發現選擇3~5人的團體進入池中沐浴時,所有人的動作會比較同步。少於或多餘這個人數,通常會因為每個人做的動作不一樣,造成畫面雜亂。
由於峇里島實在非常觀光化,其實所有景點沒有在一早就去的話,常常就會人多到幾乎沒辦法好好拍照。但如果每個點都安排早上去的話,天數會拉得很長,且早上拍完之後行程就會非常空。所以建議大家每天選定一個自己必定要拍到的點,然後一大早去拍。剩下的點就依照重要性跟順不順路來取捨與安排。
我常被問怎麼會知道那麼多景點/拍攝點,其實我每週有整理在網路上發現的新景點、旅行資訊的習慣,作為之後的旅行與拍攝的靈感。我也把這些資訊以免費電子報的形式跟大家分享,如果感興趣的話歡迎訂閱噢!
我的旅行攝影線上課程
三步驟拍出你獨有的旅行影像